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上海如何推进公共数据开放?试点普惠金融 建大数据实验室

澎湃新闻 2019-12-02 17:02 大字

上海公共数据开放的策略和进展如何?公共数据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和特点在哪? 如何从法律视角看待公共数据开放?近日,在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发起的“大师讲坛·数字未来”首期讲坛上,多位专家和学者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公共数据是指行政机关以及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采集和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源。公共数据开放则是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在公共数据范围内,面向社会提供具备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的公共服务。

据介绍,上海公共数据开放一直走在国内领先地位。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工作。2017年至2019年,上海连续三年在第三方测评的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排名中位列第一。2018年,上海成为国家公共数据开放5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9月,上海发布国内首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明确总体原则、开放机制、平台建设、数据利用、多元开放、监督保障、法律责任等内容。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提到,公共数据的开放可以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赋能各个行业的发展。上海政府信息化起步非常早,有良好的数据基础设施,这对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在内的新兴信息技术,都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期暂行办法出台后,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普惠金融的试点,下一步还会在医疗、旅游、交通等领域打造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围绕行业数据点开放模式、标准等建立相关制度和平台。

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裘薇介绍,目前,上海面向社会累计开放2100项左右的公共数据集,计划2019年内开放总量达4000项。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出台后,将有四类机制创新,一是分级分类,将根据数据点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开放的方式;二是统筹协调,建立整个公共数据开放的统筹协调的机制;三是专门议事,由专家委员会对数据开放提出一些意见,各部门再根据意见决定后续开放的措施;四是多元生态,鼓励多种生态合作来赋能各个行业,即通过政府数据开放来引导各个行业开放自有数据,这也是制定管理办法的最终目标。

那么如何构建多元开放合作生态?裘薇提到,既要鼓励企业乃至行业来开发自有数据,也要引导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大数据服务企业加入平台共建,还要通过建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的方式,进行一些行业数据的模式创新,同时引导相关行业领域提供数据服务的标准。

复旦大学教授黄丽华认为,公共数据开放服务是促进数据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一体化公共数据服务体系对公共数据资源确立、收集、处理、发布、利用诸环节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将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服务提供、技术平台、保障措施等相关的组织与系统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和整体效能,实现了公共数据作用和价值的最大化。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提到,公共数据开放需要形成全市协同动员机制,建立全面多元数据开放体系,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行业增值潜力显著和产业战略意义重大的公共数据,应当优先纳入公共数据开放重点。

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是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于2018年9月揭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旨在服务国家大数据(上海)综合试验区、推动政企数据融合、促进大数据应用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大师讲坛是专注于前沿数字科技的“政产学研用”知识交流平台,将以讲座研讨为主要形式,定期探讨数字科技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创新应用、产业发展和管理变革等相关话题。这是继今年9月发布中国首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地方政府规章后,上海促进公共数据开放的又一举措。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患者无力支付医保买单” 国家医保局答复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提出的“先看病后付费、无力支付政府买单”和“政府支出医疗费用后可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