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寒梅待春话冬至 楚仁君

淮南日报 2019-12-30 09:48 大字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行在外,适逢冬至佳节,倍加思念家乡的情景。诗中以冬至为媒介,用明丽而又模糊的意象,创造了空灵、深邃的意境,成为牵扯诗人思乡情感的那缕颤动的丝线。

冬至是时间的坐标,也是季节的拐点。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气温持续下降,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淮河流域民谚中有“冬至连九数”的说法。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因此,淮河流域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和清明节一样,又被称为活节,是因为它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称其“长至”,是基于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所谓“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故此,民间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或者称其为“亚岁”,把它当作仅次于农历新年(即春节)的节日。

冬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可以上溯至周代。当时,国家即有在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动,以求其庇佑国泰民安。及至汉代,冬至已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于这一天举行盛大的郊祭,文武百官放假休息,次日着吉服朝贺。这个规矩一直沿袭下来。魏晋以后冬至贺仪“亚以岁朝”,众臣向天子进献鞋袜礼仪,表示迎福践长。唐、宋、元、明、清各朝均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数日并进表朝贺。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冬至节日气氛甚至比过年更浓,因而有“肥冬(冬至)瘦年(春节)”之说法。

而在民间,冬至节民俗比官方礼仪更加丰富。东汉时,天、地、君、师、亲都是冬至的供贺对象。南北朝时,民间有了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唐宋时冬至与岁首并重,人们穿新衣、办酒席、祀祖先、庆贺往来等,与过年几无二置。明清时,官方仍维持着一些基本的冬至贺仪,但民间已不似过年那样大操大办,主要集中在祭祖、敬老、尊师等内容上,由此衍生出包馄饨、吃汤圆、学校放假、百业停工、慰问老师、相互宴请及全家聚餐等活动,因而相对于过年来说,更富有个性。

明中期以后,随着冬至信仰的崩塌,冬至节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剩下一些相关的饮食习俗在流传,冬至已不再被称为“节”,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时至今日,冬至节的礼仪、民俗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亡和绝迹,在淮河流域地区仅留下“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饺子夏至面”的民谚,民间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饮食习俗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冬至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其节气的来源给人以阴阳转化宇宙观的启示。冬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告诫人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对自然要存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冬至提醒人们在最严寒的时候阳气正在萌生,给人以希望,昭示着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冬至所传递的文化精神和人生哲理,也会启迪和鼓舞着人们推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因此,加大对冬至这些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传承,对于增强全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闻推荐

以山东舰为蓝本 舰船模型发烧友7年打造出一支“航母编队”

近日,随着国产航母山东舰的正式交接入列,北京丰台区73岁的耿稚昇老人家中也迎来了喜事,一艘长3米多,舷号17的航空母舰模型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