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作风建设“蜗牛奖”看点在颁奖之后

山东商报 2019-12-15 08:34 大字

13日上午,一次没有掌声的颁奖会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举行。为严肃整治庸懒散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为官不为”问题,经过3个月的审核,遂溪县举行2019年度作风建设“蜗牛奖”颁发会,评定了2个单位5个个人为“蜗牛奖”获得者。几位获奖者上台领取奖牌,并发表感言。(据12月14日《南方日报》)

政府颁发“蜗牛奖”切忌沦为“政治秀”。如果领奖单位和嘉宾只是在领奖时脸红心跳,过后又没有积极的改过行动,“蜗牛奖”就意义不大;如果后续的监督措施不到位,任由这些“蜗牛”我行我素,同样会让“蜗牛奖”失去意义;还有就是,如果“蜗牛”改进效果没有科学评价机制,让群众话语权缺失,“蜗牛奖”也难免沦为秀。

遂溪县的做法可圈可点。比如,“蜗牛奖”不设名额限制,“蜗牛奖”问题线索采取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专项督查、督查督办部门提供、上级交办(督办)、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收集;设置收集“蜗牛奖”问题线索专线电话、电子邮箱和投诉信箱等,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这就能够增强广大群众的参与性,使活动更透明。另外,被认定为“蜗牛奖”的,责令其整改,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其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督查,对整改不力或没有明显成效的,由县纪委监委进行问责;对涉嫌违纪违法的,县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处理。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

“懒政怠政”是作风之弊,就须动真格。颁发“蜗牛奖”虽然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与精力,但笔者以为,这样的投入不会亏本。要知道,清正廉洁务实的干部队伍才能赢得民心,才是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根基。所以,对于获奖者而言,也不能只是一时脸红出汗,应该切实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懒政怠政”决裂。杨玉龙

新闻推荐

一副“秤钩耳环”

40年前,我与妻子前往山西阳高,看望她时年已至耄耋且病重的大姨。临走时,老人家给了我一个小木盒,里边多是她外祖母用过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