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鸡鸣三省廿八都

北海晚报 2019-12-13 16:48 大字

廿八都老街廿八都关口民居茶馆念珠桥练兵广场廿八都位于浙江省衢州江山西南端60公里处,是浙南最西的一个边陲小镇。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挥戈南下,这位豪气干云的冲天大将军一路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居然在崇山峻岭之间硬生生开辟了一条长达七百多里的山道,打通了浙闽之间的千古屏障。大军攻陷福建,直逼洛阳,将唐帝活生生赶入川蜀中,建立了大齐王朝,还催生了一首耀武扬威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有了古道就有了关隘,一拨又一拨的守军来了,他们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南来北往的脚夫商贩客居此地、繁衍生息,这个“鸡鸣三省”的军事重镇成了闽、浙、赣三省交界繁华若市的商埠。北宋年间,朝廷在江山设都44个,该镇排行28,故此人称“廿八都”。

文治武功尽显风流

金秋,我们一行从衢州江山高铁下了站,搭上了市内旅游专线车,耗时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这个古老的千年驿站。初见廿八都,确系让我惊艳了一把,它背靠苍茫葱绿的仙霞山麓,脚下为清流潺潺的枫溪所环绕,珠坡桥是古镇的大门,亦为古镇十景之一“珠坡樵唱”。走在古朴的廊桥上,脚下的木板发出了吱嘎吱嘎声响,想那旧年月里,砍了一天柴下山的村民,看到家门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忍不住引吭高歌,这哪里像得一个脚踏三省、锁咽扼喉的屯兵重镇,分明是一处清秀绝佳的世外桃源。

从古镇四大门之一的北堡门进入,一条清粼粼的小溪偎依着青石板街汩汩跳跃着奔向前方,鳞次栉比的黑白马头墙一面伸长了脖子,好奇而向往地眺望着远方的风景;一面却又执着固守着脚下那一片已经老去的故土。

爬满野藤的鹅卵石围墙里,一面杏色“帅”字锦旗迎风飘扬,跳入了我的眼帘,往里走,朱门大开,两尊呲牙咧嘴的石狮子傲然蹲踞,原来是当年的武官衙门——浙闽枫岭营总府,门内正厅匾额上书“精忠报国”,两厢罗列刀枪剑戟等一十八般兵器,衙门后堂郑成功全身披甲,左手按剑,右手叉腰,双目炯炯直视前方,率军之势呼之跃出。故事,就藏在风景里。南明隆武年间,这位民族英雄奋起抗清,后战事失利,退守厦门,这个“东南锁钥,入闽咽喉”的古驿站廿八都成了郑家军驻马筹粮之地、传递军情之所,徜徉空寂的演武厅,仿佛看到了将士们日夜操练的矫健英姿,驻足古校场,依稀听到了地动山摇的号角铮鸣,回荡在大山深处,如此悠扬,如此嘹亮……

从金戈铁马的气场里抽身而出,一墙之隔便是文昌宫,前庭的两株丹桂大概有百岁高龄了,这座五开间三层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在古镇上可谓绝无仅有,

里面供奉着孔夫子、文昌帝君、魁星,天花板正中是《天官赐福图》,赐福天官、喜子、青松、梅花鹿彩绘涵义福、禧、寿、禄,那建筑之精美,装饰之豪华,规模之恢宏,丝毫不亚于官方建筑。如此幽僻荒蛮之地,这等“高逼格”文昌阁实属罕见,可见,这里的村民崇尚诗书,十分注重子孙后世的教育,他们希望文昌阁保佑子孙文星高照,学而仕则优。

百姓古镇谍影重重

古镇上药铺、当铺、钱庄、米行、饭馆、客栈样样俱全,有一座占了前后两条街的大户人家建筑,现改成古意盎然的酒店“江山和睦家园民宿”,绕至民宿后门,是一处雕饰精致的高高门楼,原系姜守全旧宅,后来成了民国军统局长戴笠培训女谍花的“女子特务训练营”。门楣开始旧褪,淡淡的木屑香渗入鼻端,那是岁月的味道。一楼是四方天井大宅院,除了陈列着枪械、佩剑、电台、奖章、军装……外表看似与寻常民居无异;摸爬上了低矮暗黑的二楼卧室,卧室很特别,里间是男教官卧室,外间三张床铺并排,是女特工的居所。这里曾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军统女谍工:叶霞娣受命对胡宗南巧设美人计、何香琳潜入佛堂引炸孙传芳……我想,戴老板选中此处作为神秘的特工培训所,一方面是这里有深山密林作为天然屏障,易于隐蔽;另一方面,廿八都与聚族而居的普通江南土村不同,它容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也容纳了四方各地的语言和文化习俗,邻里之间说话可能听不懂,那么,来自各地、南腔北调的女特工不至于过分引人瞩目。

这个方圆不过十里的小镇,有140多个姓氏,14种方言,五方杂居,建筑也呈现出兼容并收的特色:徽派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赣式的檐橼、闽式的土墙、仿巴洛克西欧风格的秉书洋货店……宛若天成一座没有围墙的“民间建筑博物馆”,如果把龙门古镇比作一幅中国水墨画,那么,廿八都则是一幅西洋油墨画。砖木结构的深墙高院、错落有致的飞檐髙甍、目不遐接的牛腿斗拱……最显特色的是每家每户都有一座黛瓦翘檐的楼阁式木门罩,墙檐相连,屋廊相接,有道是“晴不带帽,雨不带伞,行不出户,路不湿鞋”。古镇的建筑内壁上共有400多幅彩绘壁画,堪称一个巨大的“民间艺术宝库”。

穿越千年遗梦深山

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巷弄里穿梭,一路都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真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夕的幻觉,这里的村民宁愿祖祖辈辈住在苍茫深山里头的深宅大院细水长流过着每一天,也不愿意搬到外面干净整洁的小高层。他们在街边支个摊位油炸萝卜丝饼、臭豆腐干,连夜赶做了铜锣糕摆出去卖,在门口枫溪淘米洗菜、在自家门廊下拣豆子,上山砍柴、采摘野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哉自得,因此又多了一种生活的味道叫作“人间烟火”。

夜间,我们在客栈就餐,席面丰盛的很,好客的廿八都人用“八大碗”来招待远方的贵客,有豆腐风炉仔、枫溪鱼、石斛炖石蛙、廿八都野菜等。豆腐风炉仔支在一个铁锅上,边烧边吃,这豆腐独特的嫩滑爽口,燕皮馄饨皮滑味鲜,枫溪鱼是枫溪内的野生小鱼煎制,香酥可口,最有特色的当属廿八都铜锣糕,香甜韧糯,不粘牙,可蒸着吃,也可煎来吃。好客的客栈老板娘还拿出一箩筐猕猴桃让我们品尝,这廿八都的猕猴桃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上,没有污染,阳光充足,口味自然也不同寻常的佳。酒足饭饱回屋歇息,发现底楼门窗均未按防盗栏,我好奇地问老板娘,这样人烟稀少、空旷寂寥的村落就不怕有坏人?老板娘笑道:翻过山头就是福建、江西,他一家子清晨驱车去三清山,大门敞开,晚上才回家,屋里东西一样未少,这里还从未发生过盗窃、抢劫之类案件。以前,三省客商会聚此地,一到晚上,灯红酒绿起来,宵夜是豆腐,摆豆腐摊的人将豆腐摆在案桌上,自己先行回屋睡觉。一大清早出来取钱,拿去豆腐的地方多了一串钱,买家都规矩得很,未曾短了一文钱。

清澈见底的枫溪绕镇而过,有了水就有了生机,有了灵气,她用乳汁哺育着这里的一代一代子子孙孙;而仙霞山脉则如一位慈父,展开坚实有力的臂膀,将廿八都紧紧拥抱在怀里,这个深藏在荒蛮群山里的古都,历经了血雨腥风,承载着金戈铁马,穿越了千年,从容而淡定地接纳了文化的交融演变,悄然躲在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保留着上古时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难怪一位作家称它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新闻推荐

别让“网红”标签 消解书店的本真

新闻: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一家书店的老板,为他的书店制订了一项规则:凡是来书店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再走。原来,这家书店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