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买官者”信息凭什么不公开?

济南时报 2019-11-27 13:46 大字

三年前,原河南信阳市公安局局长李长根落马并牵出30余位买官者。一名前媒体人发现,多数行贿人至今仍然在位,于是向信阳市公安局申请公开买官者姓名、处理结果以及行贿人仍然在职的法律依据等信息,但遭到拒绝。至于具体处分情况,因为“是内部机密文件,不便对外公开”。近日,他将当地公安部门起诉至法庭。(11月26日澎湃新闻)

受贿者落马,行贿者是谁却一直是机密,这里的“不便”能放在台面上说说吗?

此前,这30余位买官者因东窗事发定是噤若寒蝉,谁料后来却只是内部处理了事,连判决书上的名字都被隐去。也许他们暗自庆幸——由于买官者多达30余人,或许是考虑到影响太大、不利于队伍稳定等因素,自己才会侥幸逃过一劫——相比于公开处理,内部处分的腾挪空间要大得多,影响自会小得多。行贿者众多反倒让买官者有了保护伞,这是何等的讽刺!

公开违法乱纪者的真实信息,本身就是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正是由于不公开、不透明,才会让个别蛀虫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时大搞权钱交易,如果在事情败露后,有关部门依然遮遮掩掩,总想着大事化小、息事宁人,便不可能一查到底,彻底肃清遗毒。

人数众多从来不是投鼠忌器、得过且过的理由,几年前的衡阳破坏选举案,涉及400多人,照样一查到底。如果处处考虑所谓影响,排斥公众监督,就无法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也必定会养痈为患,从而不断强化人们对权力的崇拜,让权钱交易的勾当难以禁绝。 (宋鹏伟)

新闻推荐

司法部:构建完备执法制度体系 抓紧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2019年11月26日至27日,司法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