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业委会健康有序发展

合肥晚报 2019-11-20 00:35 大字

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个论断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体系完善指明了方向。

业委会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市委和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合肥市业委会组织不断发展。实践中,业委会承担了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实现物业保值增值的功能,也在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维护基层稳定、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当前,合肥市正处于对标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加速发展阶段,促进业委会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注重对业委会的政治引领,有利于拓展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途径,有利于确保业委会发展的政治方向。落实合肥市“1+8”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进社区、党员公开挂牌承诺等活动。

完善领导体制。市委和市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业委会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基层党委和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基层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关于研究决定业委会工作重大事项制度;探索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业委会工作汇报制度。

立法先行,坚持放管并重

稳妥推进直接登记。学习和借鉴长三角发达城市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业委会直接向县级房地产管理或住建部门依法申请登记制度。司法部门和住建部门要抓紧推动修订《合肥市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指导规则》,民政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业委会直接登记的具体办法。

坚持放管并重。处理好“放”和“管”的关系,对于业委会这种新型社会组织,以政社分开为导向,既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积极培育扶持,支持业委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和谐的作用,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业委会健康有序发展。

部门支持,增强服务功能

积极扶持发展。鼓励依托街道(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等设施,完善社区业委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居民自治学院,为业委会提供组织运作、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支持。

加强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要寓服务于管理中,加强业委会管理服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增强服务功能。发挥业委会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建立业委会与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机构联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业委会建设成为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

强化监督,加强活动管理

加强对业委会负责人的管理。房地产管理和住建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业委会负责人任职、约谈、警告、责令撤换等管理制度,落实业委会主任离任审计制度。建立负责人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对违法违规的,责令撤换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加强对业委会活动的管理。房地产管理和住建部门要通过检查、评估等手段依法监督业委会信息公开、章程履行、正常换届等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支持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对业委会进行监督。住建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业委会信息公开办法,探索建立业委会年度报告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机制和方式,提高透明度;探索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业委会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评估信息公开、程序公平、结果公正。

安徽大学沈鹏飞

新闻推荐

“一周双箭穿云来”:我国商业运载火箭研制实力不断提升

新华社武汉11月19日消息,快舟一号甲火箭实现同型火箭同一发射地一周双箭发射目标,创造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的新纪录;捷龙一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