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远去的“三转一响”

淄博日报 2019-11-18 09:06 大字

□李阳波

几十年前,你要是娶媳妇,人家首先要问有没有“三转一响?”如果没有,几时会有?倘若连这个都答不上来,那就对不起了,“媳妇”就归了别人。当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得千方百计去搞那个“三转一响”。

先说第一“转”——手表。故乡旧时有句话,“欠背时,去买表。”意思很明白,玩手表无异于当败家子。可是,手表又是“面子工程”,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去买表。

当时买表有两大困难。一是钱的问题,二是票的问题。

那时我月薪36元,上海表120元一块,北京表110元。我三个月工资加一块,即使不吃不喝也买不来一块表。父母都是农民,不仅帮不了我一文,还月月盼我寄钱回去补贴家用。这就是说,要指望自己攒钱去买表,那可真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而当时买表还需要凭票。那个票,官称“购货券”,购买日用品很多都要凭它,所以它就异常金贵。

为了破解这两大难题,策略上先拣主要矛盾动手。主要矛盾当然是钱的问题。也不知谁的发明创造,民间有个叫“来会”的办法,当时师傅们就是用这个办法帮我把钱凑齐的。他们几经努力,好不容易帮我邀了11个同事,连我一起12个人,组成一个“会”,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拿出10元钱来,交给“会”中一人。得钱的那个月叫“得会”,而“得会”的顺序是由抓阄确定的。一年12个月,月月都有人“得会”。这样,“得会”的那个人当月就可以买上手表了。我“得会”的时间是夏天,刚好休探亲假。我就借路过上海的机会,在百货大楼买了一块当时不要票的上海牌手表,解决了一“转”。

再说第二“转”——自行车。记忆中,“三转”里这一“转”是最难弄的。当年拥有一辆崭新的“永久”“凤凰”,比今天坐奔驰开宝马还要风光。因此,当年我所在的“三线”工厂里,谁要是买到了一辆全链盒的“凤凰”,那就跟抱得美人归一样,围观的、赞叹的、评头论足的、心中羡慕的、暗中眼红的,不一而足。

我因为穷和没有“路子”,根本就不敢有此奢望。可工友看穿了我的心事,一天他问我到底想不想买?我说,情况这不都明摆着吗?一辆车子小二百,不要说我拿不出这钱来,就是拿得出,也没路子呀!他没说话,不久,他探亲时从天津打来长途电话,说车子已经给我买到了,是“飞鸽”全链盒的。我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他动用了姐姐、姐夫的关系,从市外贸局弄到一张票,用家里的钱先给我垫上……

第三“转”是缝纫机。在人们普遍做不起新衣服的穷困时代,拆旧翻新、缝缝补补是常有的事。因此,缝纫机成了家家户户过穷日子的必备品。当年最终帮我解决问题的是我妹夫的姐夫,是他从千里之外的“三线”纺织厂里,好不容易弄到一台“大桥”牌缝纫机,用火车托运到市火车站,再请汽车拉到郊区我家里,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而那“一响”指的是收音机。我结婚那年,几个工友凑份子,送了我一台6管2波段的晶体管收音机。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如今,别说是什么“三转一响”了,就是当年做梦都不敢想的小汽车,也平淡无奇了。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寻常百姓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着实令人惊叹!

新闻推荐

25种高颜值图书荣称“最美的书”

2019年度“最美的书”(原“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近日在上海揭晓。经过海内外顶尖书籍设计师评委的多轮专业评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