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城市里正在消失的老房子,在长春一位教师的笔下得以保存 用画笔留下“故园”

安徽工人日报 2019-11-16 03:55 大字

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繁复的笔触,在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卢永鑫的画室里,一组名为《故园》的系列作品显得很是特别。若是有上了年纪的长春市民仔细瞧一瞧,或许还能从中瞧出一些记忆中的模样。

因为这些画作里画下的,都是长春市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老建筑。

“我17岁到长春时,一眼望去大多是平房,和现在可不一样。”42岁的卢永鑫老家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无论是县城还是省城,在他的少年记忆里,都是一栋栋矮小而又各具特色的老房子。只是,随着城市发展,卢永鑫发现,身边的老房子越来越难见到了。

2010年的一天,卢永鑫去朋友家做客,为抄近路,他穿过一片即将搬迁的住宅区。那些老房子的墙壁上写满了年代感和沧桑感,和隔壁光鲜靓丽的现代化小区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画面好像一支利箭,射进了卢永鑫思乡情绪的最深处,也使他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经过8个月的雕琢和打磨,卢永鑫完成了作品《搬迁的老房子》。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这幅“计划外”的作品还入选了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这一画展每次只展示大约200幅作品,能入选的国内画家更是少数。

在画展上得到肯定后,卢永鑫决定继续画老房子,他还给这一系列定了个主题:《故园》。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遗忘速度似乎也越来越快。可实际上,每座城都有自己的老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家乡和过往的思念。”卢永鑫认为,人们都会怀旧,而充满时代感的老房子老建筑,就是对过往最形象的寄托。

9年里,卢永鑫从一名研究生变成了高校教师,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背着画板四处取材写生。也因此,他还探访了长春市区不少“隐秘”的地方。

“这幅画,取景于一个老柴油机厂的家属院。”指着墙上的《往日城北》,卢永鑫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楼房,“创作的时候,我似乎都能亲临其中,看到当时工人们平凡朴素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人交往的简单和热情。”

截至目前,卢永鑫已积累了几百张草图,并从中选出20余幅组成了现在的《故园》系列。2017年,他还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在随后一年时间,他到中原多地写生取材,用《思乡》《望乡》《归乡》三幅作品画下了那里的老房子。

卢永鑫很清楚,老房子消失是必然的,而且消失速度会越来越快。为此,他也在加快《故园》的创作,并计划在其中增添对相关人和事的描绘。不让这些承载了时代回忆和印记的“故园”悄无声息地逝去,已成了他的执念,“或许有一天,通过我的画,年轻的长春人能回到过去,看到这个城市曾有的模样。”

新闻推荐

冬季招聘进校园

11月15日,求职者在就业交流会上查看招聘信息。11月15日,第四届京津石区域(石家庄)高校毕业生就业交流会在位于石家庄市的河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