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竹雕艺术,从草堂走向殿堂

安徽日报 2019-11-15 06:52 大字

朱泓进行竹雕创作。本报记者 吴江海摄

11月11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高新区徽文化产业园的“徽字号”雕刻艺术博物馆开幕。连日来,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领略来自全国30个省市200余个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这次全国大展选择这里设展,本身就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徽派雕刻技艺省级传承人、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泓说,这次公司参展的徽派雕刻作品,大多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倡导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80后”的朱泓是土生土长的黄山市徽州区人,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跟着舅舅学雕刻手艺。出师后,朱泓在家开了个雕刻工作室,由于技艺精湛、价格实在,产品供不应求,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徽派木雕、石雕、砖雕合称“徽州三雕”,是徽派古建筑的装饰手法,其雕刻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长期以来,由于徽州雕刻原材料大多名贵且依赖外调,加上传统工艺手工制作是一项技术活和体力活,面临曲高和寡、后继乏人等窘境。2012年,朱泓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独辟蹊径就地取材,在徽州区经开区创办了竹艺轩雕刻公司,用徽州传统雕刻技艺专注竹雕,直接吸引当地群众就业200多人,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民签订毛竹保护价收购订单,建立竹雕半成品加工点,带动当地及周边区县数百农户参与。

朱泓介绍,公司创办伊始,就把传承和传播徽州雕刻传统技艺放在首位,广泛吸纳当地民间艺人,采取“师带徒”方式,传承传统徽派雕刻技艺,率先将“徽州三雕”技艺引入竹雕产品,打造纯手工雕刻精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同时,秉承“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文化”的理念,开发茶器、花器、香器、文房文玩等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大众生活用品,让非遗技艺走进现代生活。

“非遗只有传承创新、融入现代生活,才有生机和活力。”2012年,朱泓投资1.29亿元,在黄山高新区徽州文化产业园征地60亩,创办“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新建了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徽字号”雕刻艺术博物馆,设立大师工作室和雕刻实验室,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技术实验、产品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把徽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展示展销、非遗传承、研学修学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体。

目前,朱泓旗下的“徽字号”“竹艺轩”两个公司在全国拥有15家专卖店和800多个经销点,形成了高、中、低端结合,木、石、砖、竹雕刻技艺融合,涵盖家居装饰、商务礼品、旅游纪念、文化产品包装、文化创意产品等产品体系,每年生产各类徽派雕刻工艺品20余万件,线上线下销售产值超过5000万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公司先后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今年前10个月,仅“徽字号”博物馆就接待全国各地研学的学生近4万人。

创办公司后,朱泓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点公司,自己依旧一心扑在作品创作和非遗传承上。全国各地只要举办与非遗有关的研讨交流活动或展会,朱泓宁愿放下生意也会参加;平时工作再忙,他都要抽时间进车间、进实验室,与工人们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朱泓的雕刻作品取材广泛,涉及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及各种吉祥图案等方面,且大多蕴涵本地元素,雕刻技法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表现手法,追求自然和生活意境。

近年来,朱泓创作的作品多次在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等各类大展中荣获金奖,并亮相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及外交部举行的8个省份全球推介会等重大活动。2011年,朱泓的徽州竹雕香筒《兰亭雅集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开安徽省竹雕工艺品入藏国家馆的先河。

新闻推荐

国家制度完善和发展,我们都是受益者

◇甄奇一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让仿制药走进了公众视野。围绕群众用药需求,2018年4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