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千元球鞋竟飙至数万 炒鞋现象还需谨慎对待

柳州晚报 2019-11-14 11:55 大字

耐克的鞋款展示墙

听说过炒股、炒房、炒基金,可您听说过“炒鞋”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的“钱袋子”愈发鼓了起来,除了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他们也愿意花大价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这不,限量款球鞋成了年轻人竞相追逐的对象。前不久,一则名为“90后大学生休学‘炒鞋’欠下千万”的消息迅速蹿红网络,一双看似普通的篮球鞋摇身一变,成了炒鞋者手里的“香饽饽”。“炒鞋”凭借着所谓“让人一夜暴富”的魔力,让一批批年轻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其中。

一双鞋子涨幅惊人

高价售卖望而却步

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让“炒鞋”的话题甚嚣尘上。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如今的“炒鞋”不再是因为热爱球鞋文化,更多的是希望实现“炒鞋也能挣大钱”的黄粱美梦。

“钩子一反,倾家荡产”。今年的5月11日,美国著名说唱歌手Travis Scott与耐克旗下的Air Jordan品牌联名发布了一款全球限量球鞋TS&AJ。这款球鞋因其独特的倒勾设计而倍受年轻人追捧,在交易市场上更是“一鞋难求”。9月3日,在淘宝的一场球鞋拍卖会上,这双TS&AJ的最终成交价为人民币34732元。经过资本市场的“热炒”,让这双发售价仅为1200余元的TS&AJ涨幅率高达惊人的2794%。

这番现象让人大跌眼镜:一双鞋子凭什么能让人“一夜暴富”?线下品牌店也如此疯狂吗?就限定款球鞋的涨价现象,阿迪达斯万象城店的导购员告诉笔者:“店内会不定时上架新款或者限定款,但都会严格按照官网的价格发售。类似一些价格昂贵的限定款,如果顾客有购买需求,也可以到店进行预订,售价以官网为准。”

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限量鞋款因为稀缺性,存在部分涨幅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从商品本质来看,鞋子是用来穿的,并不是用来炒的,目前市场上的部分鞋款的确存在价格不合理的情况。

市民小杨是个球鞋爱好者,他曾为购买一双Yeezy品牌的限量版球鞋,亲自去到广州线下实体店排队抽签购买。“大多数球鞋爱好者并非都是‘颜控’,有些球鞋款式因为限量的缘故,值得我们收藏,这与老一辈人喜欢收藏邮票并没有什么差别。”小杨告诉笔者,同时他也看到,“只要鞋子开始炒,受伤的永远是鞋迷。‘炒鞋’让真正喜欢球鞋文化的人没有地方买鞋了,高昂的价格却让许多鞋迷望而却步。”

最初,许多球鞋都是以篮球赛事及球星作为卖点,后来在一些消费群体中逐渐发展为一种收藏品。然而,一些市民却不看好这类行为。“鞋子是一种标准化的工业品,可以大规模地制作出来,制造难度也不是很高,为什么它能卖那么贵?像古董、字画、奇石等收藏品,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些珍稀收藏品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复刻的,它本身的收藏价值就不会改变。而在鱼龙混杂的鞋类交易市场里,很有可能买到仿冒品,许多鞋厂甚至可以完美复刻鞋子的外观。单从鞋子的款式来说,它就不具有收藏的价值。”在驾鹤古玩市场从事收藏品交易的秦先生认为,鞋子只是生活用品,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实用性,只要穿得舒适、走得出门就好了。

在这份《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中,笔者注意到一些知名的球鞋电商交易平台赫然在列。例如某球鞋电商交易APP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球鞋转卖平台,通过特定的模式将买卖双方精准对接。买家拍下球鞋后,卖方需要自己发货到该APP,经过鉴定后,再由该APP寄送给买家。市面上还有Nice、当客、YOHO有货等球鞋电商交易平台。这些平台将原本松散的球鞋交易市场集中并详细陈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球鞋的附加价值,让有“年代感”的球鞋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

此类网络“炒鞋”APP的背后,风险自然不言而喻。据央视财经报道,国内某家鞋类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初,全球发售的2211款限量版球鞋价格中,有1168款球鞋价格在下跌,占比高达52.8%。其中跌幅最大的一款鞋子,其发售价格为1399元,目前市场价格只有149元,价格跌了将近90%。例如前段时间大火的Yeezy Boost 350款式,第一次在国内发售时,价格飙升至1万多元,此后慢慢下跌到了6000、7000元。令人没想到的是,半年之后,品牌商又重新生产了一批同样的Yeezy 款,让这双鞋的价格瞬间从6000、7000元暴跌至2000、3000元。

某国有银行的理财顾问表示,对于此类的“炒鞋”投资,年轻投资者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要认清此类变相的金融骗局,谨慎看待,理性消费。

(李 斌文/图)

新闻推荐

多省份启动2020高考报名 收紧加分严查“移民”

自10月下旬起,甘肃、四川、安徽等十余省份已陆续启动2020年高考报名工作。观察各地出台的高考相关政策,多省份都进一步收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