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4小时书店 那里有一群怎样的人?
在深圳,一天24小时你都是怎样度过的?
凌晨3点,100万深圳人还醒着;
凌晨4点,路上的清洁工开始打扫街道;
凌晨5点,街边的早餐店准备开档忙碌;
早上6点半,深圳第一班地铁从首站开出......而在这里,他们一夜未合眼。
为了实拍深圳24小时书吧的昼与夜,我们摄制组在深圳中心书城蹲守了几个深夜,真的会有人来这里通宵看书吗?
深圳读书人的深夜食堂,24小时不打烊
凌晨,深圳终于回归宁静,这里是福田区福中一路2014号,一家特别的书吧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这是目前深圳唯一一家全天候营业的24小时书吧,前身叫做“星光阅读栈”,成立至今已经连续营业13年,为这座城市的无数创业人、白领、爱书人点亮了113800个小时不灭的灯光,也收容着这座城市里无数不眠的人。
06:30
@ 黄威 24小时书吧店长 30岁
黄威是这家24小时书吧的店长,在过去的9年里,他见证了数万人在这间书吧里发生的故事。备考的学生、打扮精致的白领、追求浪漫的小情侣......
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当他们踏入书店的大门,不论是片刻的停留还是通宵的夜读,都默契维持着安静的氛围。
“这样一个普通的工作日,真的会有人大半夜来看书吗?”对于我们的疑惑,黄威的回答很笃定。
07:30
@ 唐冬华 电子行业 52岁
早上7点半书吧进来一个中年男人,瘦削的身体上套着一件简单的浅色衬衣,背着一个有点旧的书包,他是书吧的熟客,店员都称呼他唐先生。
他每次来都带着一张手写工整的书单,询问店长有没有清单上的书,一遍遍查找、阅读,经常从后半夜选到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一个细节,唐先生的书放在包里都会用透明袋子包好,或者这些书对他来说就是最宝贵的东西。
唐先生买走的这些书籍会带回家乡,他希望能在老家建一间小小的图书室,让整个乡镇的孩子都有接触到更丰富的世界。
20:30
@ 蒋莉莎 幼儿教育行业 34岁
入夜后的深圳,没了白日的喧嚣,我们的注意力被两个可爱的孩子吸引。“妈妈,这是什么?我们可以买这本书吗?”孩子的天性总是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心。
晚上八点半,蒋莉莎带着两个女儿粽子和糖糖走进了这家书吧,看得出小姐妹俩很喜欢呆在这里,站在比她们高出一大截的书架前认真地挑选,小女儿糖糖因为妈妈没给自己买书正赖在地上闹着小情绪,真是可爱至极。
也许,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耳濡目染。对蒋莉莎来说,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两个孩子的妈妈只是身份的转变,不变的是这家书吧一直是她很喜欢的地方。
21:30
@ 黄慧君 互联网从业者 27岁
夜里10点左右,街边的小店陆陆续续地关门,而24小时书吧却开始了一天中最温情的时刻。镜头前出现了一位身穿运动装的女孩正垫着脚找书,她手上的一本《倦怠社会》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27岁的黄慧君是一位互联网从业者,每天一睁开眼就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网络世界,纸质阅读给她带来精神上的放松。
在和她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位德国现当代哲学家有关抑郁症的解读,因为身边有朋友被抑郁症困扰的缘故,她更用心留意相关的书籍。
对于工作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在快节奏高负荷环境下背负着众多的压力,有时真的让自己喘不过气,希望在24小时书吧,可以给与每一位努力生长的人一个温暖有力的拥抱。
次日 06:00
@ 李嘉媛 物流公司行政 30岁
凌晨1点键盘的敲打声、凌晨2点犯困的哈欠、凌晨3点提神的咖啡......就这样一个通宵过去了,我们不忍打扰每一位深夜学习或工作的人。
早上天刚微亮,沙发区的这位姑娘才小憩了一下,为了专心备考她只能请假通宵复习,几本古代文学的书上画满了红字标记。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她最喜欢的。
次日 06:20
@ 两姐妹 会计从业者 来深圳2年
朝西整面临街玻璃窗旁的长条桌上,带着倦意的两个女孩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为了周末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妹妹陪着备考的姐姐在书吧通宵复习,等到第一班地铁开出,姐姐还要赶上9点打卡上班。
姑娘,加油,希望你一切顺利。
整个城市沉入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
我们在24小时书吧的拍摄结束了,也许明天再来到这里,人还是那些人,可能不再是昨晚眼熟的面孔。这里每天形形色色的人不约而同地走进书吧的大门,共同上演这座城市的“深夜故事”。
11月,是深圳读书月,整个城市和你我一起翻开书本的温情,灯火不熄,阅读不止。
就像书吧玻璃门上那句话一样,“即使整个城市都沉入了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
原标题《实拍深圳24小时书店,背后都是一群怎样的人?》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以前交社保,要跑到乡里去办,现在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缴费了。”不到半个小时,河北省辛集市通士营村村民权有月在村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