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事》 真实地浓缩中国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的开幕式上,对当代中国纪录片提出“要感知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当今中国,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这是纪录片创作最为丰富的素材、最为肥沃的土壤。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记录新时代重点纪录片项目,《中国喜事》以“新生、成长、良缘、传家、团聚、收获”六大主题作为纪录视角,每一主题三个故事的篇幅,通过不同视角下的人物故事,彼此独立但又紧密相连的生活日常,展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冷暖与离合悲欢,用纪录片的艺术张力,将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观众凝聚在同一个故事时空下。
1 真实记录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影像
《中国喜事》记录和拍摄了18个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从祖国最北端的内蒙古牙克石,到祖国最南端的三沙群岛,从20岁出头追逐最新潮风尚的年轻人,到70多岁饱经沧桑的老者……摄制组在中国这片富饶又广袤的土地上,发掘出一个又一个朴素的家庭喜事,那些难忘的瞬间或激动人心、欢悦泪起,或悲喜交加、心意难平。
《新生:心中的山》里,一场意外让周艺在年少时就变成了高位截瘫,在父亲天不怕地不怕的“怂恿”下,9年来从没出过远门的他“登”上了泰山。看到旭日东升的他,对未来生活有了新的向往。
《良缘:大海之南的婚礼》中,来自全国各地却同样怀抱爱情的梦想、去往祖国最南端的准新娘们,她们的恋人正在永兴岛上翘首期盼。经过十余小时的航行,她们来到了永兴岛。还来不及洗去旅途的疲累,她们便急忙换上婚纱,化好妆容,六对新人投入到一场对他们来说意义深远的集体婚礼中去。
《中国喜事》总导演林颖在选题策划之初,就明确了这部作品人物视角必须真实的创作准则。所谓喜事是幸福感和获得感最真实的浓缩显现,“每一件老百姓的喜事背后,是付出、是苦涩;是传承、是超越;是变迁、是发展;更是朴素的情感和火热生活映照出的鲜活的时代。”一部聚焦当下中国的温暖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最能凸显时代背景下人的价值,使个体在时代中得以充分表达。
2 从个体到群像,平凡之下情感撞击的共鸣
《中国喜事》通过走访调研、多渠道搜集线索,汇聚了近百个候选拍摄题材,如何在众多选题中提炼最能体现“喜事”的精神内核,如何让“喜事”的呈现不流于表面,需要创作者练就感知“温度”的眼睛。
《新生:欧阳志宇的故事》中,一对平凡的90后夫妻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从两口之家到三口之家是男主人欧阳志宇的第二次“重生”——他是一名肾移植病人。妻子被送进产房和他四年前被推进手术室、妻子平安生产和他四年前被抬出手术室,画面有几分相似,但感受已全然不同。四年前,他是一个人迎接新生,开启一个生命的新工作、新生活。这一次,是一家人迎接新生,开启的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成长》中的少年冯圣涛,是个早熟的17岁男生,在海口和爸爸、妈妈及妹妹一起生活。少年的他跟父母特别是爸爸关系很好,从小到大的偶像就是爸爸,他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那样的大男人,然而他的成长却有着一段苦涩的经历……
《中国喜事》所表现的情感纯粹而真挚,丰满而热烈,唤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将真实的种子播撒在了故事的土壤里。每一件喜事背后有世事的变迁和发展,亦有传承所带来的希望。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才串联起了人物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热烈的生活画卷。
3 无声胜有声,新时代纪录片的融合思维
新时代语境下,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也要顺势而为。《中国喜事》在政策引导、市场竞争和用户审美的多重作用之下,展开了思考与创新实践。内容上,用紧紧贴近当下生活的现实主义素材为作品注入新动能。传播上,多平台推广、立体化包装、裂变式的传播等融合技术联姻,为作品引入更适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思维。《中国喜事》的开播,将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的全媒体传播渠道中带给人们一次温暖美好的心灵之旅。
《中国喜事》于11月8日起,每周一至周六21:30在海南卫视首播。在这本记录了新时代平凡生活的光影相册里,身为人母的幼儿园创始人、十年磨一剑的雕塑艺术家、一辈子的农民刘文豹、第一次入选国家滑板队的运动员、直面未知的应届高考毕业生等故事主人公,将陆续与观众讲述他们的人生“喜”事。
(据新华网)
(图片均为《中国喜事》海报剧照)
新闻推荐
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脚下的战神广场,一名女子注视和平墙。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将于11日至13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本届论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