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强迫办卡获刑,震慑嚣张宰客

半岛都市报 2019-11-12 02:08 大字

史洪举

据报道,南京某大学门口的理发店声称剪发只要20元,但剪发过程中强行使用“高价产品”,结束时告知消费上百,办会员卡可以便宜,至少20人被强迫消费。目前8人因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到4年不等的刑罚。(11月10日《人民日报》)

毫不客气地说,理发店“强行办卡”事件屡有发生且屡禁不止。梳理媒体报道可知,一些理发店甚至威逼利诱消费者办理几千元、上万元的会员卡。这种先诱导、后强迫消费者充值的行为,与“抢劫”无疑,早就该严厉打击。但理发行业的宰客行为时有发生,且多数情节夸张,索价离谱,这既与该行业的自身特征有关,也与职能部门监管有直接关系。

理发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以致鱼龙混杂,而人们理发时往往放松警惕,在工作人员推销使用未标明价格的产品,不知不觉地接受某项服务,结账时方知需要支付高额价款,受骗后又基于面子不愿声张,只能忍气吞声了事。而一些职能部门模糊自身定位,以属于民间纠纷为由漠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致使不法者愈加嚣张,将宰客当生意来做。要知道,不明码标价、诱导消费本来就是违规行为,应受行政处罚。如果诱骗金额较高,还可能构成诈骗。再进一步,如果消费者发觉受骗后,经营者以暴力、胁迫方式迫使消费者交出与该商品或服务市场价格相差不大的财物,则涉嫌构成强迫交易罪;要是以相关商品和服务为幌子,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迫使消费者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悬殊的财物,则可能构成抢劫罪。

像理发店这种宰客行为,轻则违反行政法规,重则构成刑事犯罪。此次有关部门追究宰客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既是开了好头,也侧面说明一些职能部门之前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理发是居民生活中的小事,又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大事,对理发的消费体验更关乎到人们对社会治理水平的评价。因而,绝不可将理发行业的宰客行为视作小事。而应关注这一事关民生和民众安全感的“痛点”,强力打击宰客行为,让行为人付出代价,让人们不再遭遇“天价理发”。

新闻推荐

“双11”全国快递将达28亿件 “双11”期间,210万名一线快递员平均每人每天要送240多件快递

11月11日,东大桥顺丰快递营业点,快递工作人员按地点将快递进行分类。新京报记者陶冉摄“货来啦,货来啦!”昨日15时5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