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何以面对“童年消逝的20分钟”

山东商报 2019-11-11 09:39 大字

11月5日,长沙9岁男童罗某被冯某华殴打致死。冯某华父母称,冯某华曾患精神分裂症,他们懊悔当天不该出门,导致冯某华无人看管,“我们都想死,想三条命抵他一条命……能赔偿多少就赔偿多少,赔偿多少也对不住人家”。(11月10日新京报)

按照我国法律,精神病人犯罪,家属或监护人应该承担起民事赔偿责任。9日上午,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通报称,冯某华有精神病史,2010年曾因患精神分裂症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治疗。冯某华的父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时表示,2019年春节后,父母为他停了长期服食的精神病药。而停药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期服药,家庭负担不起,没钱为他继续购买药,停药也是无奈。现在,冯某华父母表示,会尽力赔偿,能赔多少就赔多少。

正是这场让“童年消逝的20分钟”再度引发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关注。这些年来,“武疯子”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如何切实加强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与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大现实命题。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根据《精神卫生法》第28条,“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然而目前精神病人的发现、治疗、监管,以及出院日常管理、住院治疗期间等有效监管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大量精神病人隐匿人群当中,没能进入到“监管”的视野。相关数据显示,接受治疗者只占全部病人的20%,部分重性精神障碍者“散落民间”,成为社会的“定时炸弹”。把对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责任全部加在家庭,显然勉为其难。要消除散落在民间的“武疯子”之害,不应将筹码完全押在一家一户。

据调查,出现“武疯子”伤人事件,主要原因一是“武疯子”家庭因贫没钱给其治病,二是缺乏社会监管,三是政府帮扶力度不够,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和办法,最终导致家人管不了,社会少人管,只能听之任之。要健全对“武疯子”现象的监管,长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武疯子”伤人问题。一是政府出台关怀“武疯子”的治疗政策,加强对“武疯子”的人文关怀,从政策上规定,由医疗部门组织对“武疯子”进行鉴定,能够治疗的,由国家出资免费治疗。二是采取强制措施监控“武疯子”政策。对于一些经医疗机构鉴定不可能治愈的“武疯子”,由政法部门指定专门的疗养机构对其看护、监管,应该强制送院治疗的一个也不放过,避免其流落街头随意伤人。

现在有的国家对重症精神病患者是实行免费治疗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违反他们意志”强制治疗。联合国《保护精神病患者和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更是明确规定,“每个患者均应有权得到与其健康需要相适应的健康和社会护理,并有权根据与其他患者相同的标准获得护理和治疗”。只有国家承担起治疗责任特别是兜底责任,才能确保每一名精神障碍患者都能得到应有救治,防止他们散落民间,才能有效消除“武疯子”之害。朱忠保

新闻推荐

2019上海童话节落幕 亲子阅读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征集活动展演 本文图片费晨阳摄“拖鞋、皮鞋床底下,窗台上面有牙刷,面盆就在水池边,花花毛巾墙边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