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没了槽点,不再“搞笑”《走近科学》败给收视率

济南时报 2019-10-23 14:06 大字

用“悄无声息”来形容《走近科学》栏目的完结真不为过。其节目官方微博“走近科学”,在今年3月18日更新了最后一条微博预告了一下即将播出的节目《神奇的液态金属》之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了,这条微博评论数为0,仅被转发9次、点赞70次。消息一经确认,无数网友回忆起这档“童年阴影”栏目当年的奇葩内容,也唏嘘21岁的《走近科学》谢幕得太突然、太低调了,没有预报也没有煽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完结了。

是“童年阴影”也是一档接地气的科普节目

上世纪90年代之时,全国有1.45亿文盲,文盲率高达16.5%,提升国民知识文化水平,刻不容缓。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走近科学》栏目1998年6月1日在CCTV-1正式开播,一档伴随一代人成长的科普节目横空出世。

节目刚开始播出时,深耕前沿科学这一垂直领域,一度曾邀请6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节目录制。但因讲解的内容太高深,普通观众根本难以理解,最终导致收视率惨淡。

实事求是地说,在当时那个时期,看电视属于大多数人娱乐放松的重要方式。在所有的电视观众中,对科学真正感兴趣的人也许只有10%,但对生活中奇谈怪事感兴趣的人比比皆是,几乎占到90%。

为了做好这档“科普”节目,节目组在2003年左右开始转换思路,内容从“报道科学问题”,转变为“解释科学事件”,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走到基层百姓身边寻找选题,采用推理故事的内容形式。节目改版后,收视率迅速攀升,这也造就了大部分人印象最深刻的《走近科学》——一名男士能在没有任何伤口的皮肤上吸血,原来是因为他牙龈出血;小区摄像头连续多天拍到不明飞行物,原来是路灯下飞来飞去的虫子;一块天降神冰,农村老人觉得它是“无根之水”,抱回去每天舔两口,包治百病,原来是飞机掉下来的蓝冰——化学处理后的排泄物……收视率鼎盛时期的《走近科学》,被网友总结为“开头悬疑片,中间恐怖片,结尾喜剧片”,经常看得大家是“欲罢不能”。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主持人张腾岳,也成为伴随很多人成长的“童年阴影”。

变严肃之后《走近科学》失去关注度

虽然节目的节奏和结构后来被广大年轻网友吐槽,但节目组确实研究了很多农村、乡镇、市井老百姓在当时理解不了的现象。试想一下,也许在我们的身边突然传出某某奇谈怪事,我们也会为之一颤,产生充满探秘的好奇心和未知的恐惧感。《走近科学》栏目围绕着一切从科学出发的角度,从容不迫、有理有据,用科学的结果唾弃了愚昧和迷信,润物无声地把科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

近些年来《走近科学》收视率逐渐降低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当初《走近科学》热播时,被人们质疑“打着科学的幌子演绎着人为闹剧”。例如2005年《谁在背我飞行》一期节目至今广受争议。节目中当事人是一位河北农民,1977年,他连续三次神秘失踪,且不乘坐任何人类交通工具,由两个不明飞行人携带,一夜之间腾空飞越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南京、上海,当期的《走近科学》栏目在没有解释种种谜团的情况下,最后通过心理医生宣布,这是当事人的幻觉,从家里失踪也只是梦游。邻居、亲戚、村干部、公安人员证实当时的确是将他从上海带回来,在当时高铁、动车等交通工具没有普及的时代,仅将此现象归结为当事人的“幻觉”“梦游”是否严谨?此外,还有2006年的《中国水怪调查》、2008年的《血泉风波》等多期节目,探秘过程和最终的判断都难以让人信服。

伴随着种种质疑,《走近科学》的画风不得不从“悬疑片”“恐怖片”重回科教题材,没有了惊心动魄的开头、神秘莫测的探秘过程和让人啼笑皆非的喜剧结尾,《走近科学》也逐渐变得严肃起来:《科学发酵制色素》《解码科技史》《3D重现恐龙足迹》《超级显微镜》……这些内容成为近年来走近科学节目的基本配置。虽然整体感觉更加符合科普节目的“画风”,但没有了那些可笑又可爱的槽点,观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走近科学》连被观众吐槽的机会都没有了,也就逐渐失去了关注度。

如同央视很多停播的节目一样,《走近科学》这类节目的积极意义是确定无疑的,《走近科学》的停播,或许是一件好事。大多数人开始嘲笑它是因为教育的普及,一个服务于上世纪末的节目确实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新时报记者邢媛)

新闻推荐

水上救生 女子4x25米运送假人接力:中国队夺冠

水上救生女子4x25米运送假人接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