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转型期中国家庭伦理与儿童养育实践

澎湃新闻 2019-10-21 17:22 大字

10月12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举办了一场名为“转型期家庭伦理与儿童养育实践研究论坛:中国社会的儿童与青少年研究”的学术会议。来自东南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学学者齐聚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探讨。

据论坛组织者、东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钱霖亮介绍,之所以举办此次论坛,是因为他在日常的研究中发现,做中国儿童研究的学者人数很少,相互之间又缺乏交流,因此想召集做此类研究的学者,初步建立起一个有关中国儿童研究的学术网络。而在会议的筹备过程中,考虑到本系的发展方向,他决定将会议主题进一步扩大,将主题集中于转型期家庭伦理和儿童养育实践两方面,继而邀请了相关方向的学者。

论坛现场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供图

大部分参会学者关注儿童教育中的扶养问题

前来参会的学者中,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是针对儿童教育的。比如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王化起,基于南京市七个街道数据的分析,探究了家庭监护对儿童获得生活保障的影响。王化起发现,监护人的构成、监护困境的类型与级别都显著影响了儿童获得生活保障的金额。单独控制监护人、监护困境类型或级别时,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均显著不同于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项目。同时控制上述三个因素时,前一项目的平均给付金额比后一项目更高。最后,生活救助类型与家庭监护诸因素共同影响儿童获得的保障金额也得到了验证。因此,建议我国坚持需求为本的儿童社会政策进程,并持续改进。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的林晓珊,则研究了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期教育消费。他将消费群体聚焦于有0-6岁儿童的城市家庭,透过与十余位父母的深度访谈与家庭观察,从教养理念、教养期望和教养实践三个维度,梳理了城市家庭在早期教养消费中的实践过程。研究表明,儿童教育消费的实践过程充分激活和传递着家庭社会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时间精力并且渗透着惯习的作用。作为家庭资本工具化的重要载体,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早期发展机会与能力,呈现出阶层化的特征,折射着阶层关系再生产的趋势。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的沈洪成则以《陪伴的技艺:家长主义浪潮与家长参与的阶级差异》为题,通过对同一城区两个初中班级的跟踪调查,考察了家长主义背景下中国家长参与发育的特征以及不同阶级适应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家长参与在学校空间的公共事务参与上发展缓慢,不同阶层之间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家庭空间围绕学业辅导却发展迅猛,陪伴的技艺成为其运作核心。基于家长参与过程中的观念预设、角色认知、知识激活、策略选择的差异,不同阶级的家长参与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打工阶层被唤起教育失败者的经验,采用被动应对的策略;工薪阶级获得了难以胜任的经验,采用模仿依循的策略;中产阶层则激发出教育成功者的经验,采用主动建构的策略。由此,从经验层面上看,家校之间成为阶层分化新的运作空间;从理论层面上看,陪伴的技艺及其差异是深化文化资本理论的重要进路。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张晶晶则关注到了城市家庭老年女性移民的隔代照料实践。她提出,受文化传统和性别分工观念影响,中国老年女性普遍承担着大量的家庭照料任务,尤其在照料低龄儿童中扮演重要角色。城市家庭中很多老年女性通过自身流动或迁移,以临时家庭成员或准家庭成员的身份入住成年子女家中协助育儿。论文选择交叉性理论视角,以国际和国内两组华人移民家庭的访谈为研究资料,探讨老年女性移民在隔代照料实践中的角色,以及她们在平衡自我价值和子代福利之间所做的协商。论文主张,对城市家庭隔代照料分工的研究需跳出家庭视域下以“代”身份为主要依据的责任伦理思路,在更宏观的层面探讨性别、年龄和阶层等因素的交叉性力量对老年女性身份和地位的建构。老年女性移民参与隔代照料不仅是受到“母亲”和“祖母”责任的敦促,更是在移民语境中为缓解家庭压力、实现角色期待和储备养老资源所做的妥协。

关注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

除了健全健康儿童,会议也同样关注病残儿童。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的安孟竹,就以《经营家庭、治疗孩子——当代中国城市自闭症家庭中的“家庭病理学”与情感实践》为题,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自闭症儿童与其家长身上,这一选题颇具人文关怀色彩。她关注到近年来中国自闭症康复领域中兴起的“家庭病理学”叙事:这种叙事将一反自闭症家庭作为“受苦主体”的道德叙事,而是将家庭关系本身配置为诱发儿童痛苦的潜在条件,并鼓励着自闭儿家长“维护家庭关系”的行动尝试。她的论文借鉴了Massumi的情感理论,将“家庭病理学”视为一项引导人们重新观看亲密关系过程的仪式技术,揭示出自闭症家庭的日常生活怎样在这一框架下被重新想象、进而在“关系”的层面为迷茫无助的自闭症家庭开辟出应对病痛的道德可能性。论文指出,家庭病理学的兴起和流行一方面呼应了人类学家Sahlins关于亲属关系作为“存在的相互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健康与照护责任私人化的背景下,家庭病理学的兴起也揭示着当代生命政治运行中的情感与道德面向。

同样关注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研究者还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刘莹。她以《“理想照料者”的重构:非正式照料实践中的情感规训与反抗》为题,通过目的性抽样方法,招募了23个自闭症儿童家庭,并选择了两间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进行了超过半年的田野调查,试图以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照料者为对象,增进对非正式照料中情感劳动的理解。在研究中,刘莹发现,非正式照料实践中的情感劳动比正式照料中的情感劳动更丰富;当前的非正式照料是一种不公平的关系,被照顾者的情绪和需求为先,而照顾者的情绪和需要则被忽略;与正式照料中的情感劳动者不同,非正式照料者与照料者同为家庭成员,有着亲密的情感联结,难以进行传统的情感疏离,他们有更加内在的动机去进行反抗,对“理想照料者”的内涵进行重构。

更为多元的研究主题

除了家庭中的儿童教育,也有学者将目光投向其他的环境。例如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钱霖亮,探讨了当代中国儿童福利院中的民俗观念与实践。通过深描一家儿童福利院内慈善人士以积功德/阴德为目的的献爱心活动,福利院职工在育儿过程中对缘分、怪胎和婴灵等问题的讨论和行为,以及领养人在领养福利院儿童前后遇到的民俗观念和践行的地方风俗,研究发现当代儿童福利机构内存在大量关乎信仰与民间禁忌的元素,这些元素继承了中国社会悠久的文化传统。研究认为,对这一文化脉络的把握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和居于其中人群的日常生活全景。

对于民俗的研究不仅关注到汉族儿童,也有学者将研究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比如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王瑞静,就从人类学视角剖析了云南普洱地区阿卡村寨中新生孙辈引起祖辈身体不适的案例,以及孙辈为老人举行的拴线治疗礼。研究解释说,阿卡村寨的人们相信,孙辈的出现意味着祖辈的衰老,他们的孕育和出生会让祖辈身体不适,但他们自身具有新生力量,加上他们向老人先祖献祭获得的福气,可以通过拴线礼倾注在生病老人身上助其康复,孙辈对祖辈致病又治病,展现了祖孙、人神、家户、家系、姻亲、村寨之间的合作和互惠关系。文章对亲属结构及其仪式行为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此外,上海纽约大学的李萱研究了民国、建国和改革开放时期报纸中的父亲形象;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严丽君则以深圳-香港的跨境学童为例,研究了儿童的跨境日常生活;华东大学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的董轩则研究了武校青少年学生的微信使用和男性气质建构。

对于本次论坛,组织者钱霖亮表示,会议选题的多元化也令不少参会者大开眼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学、社会工作和人类学学者之间的交流。“大家都获得了一个了解其他学科在玩什么、怎么玩的契机。”他说。

新闻推荐

任正非:遏制华为美国内部统一 已做好实体清单长期不撤准备

任正非接受访问。10月21日,华为旗下心声社区官网发布该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的纪要。此次采访于10月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