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马路拉链”
■江苏省政协委员李立顺
“马路拉链”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现象,道路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多家企业“各自为政”,导致马路不断开肠破肚。
表面上看,这是规划建设时没有考虑日后新的需要,导致后来增加新功能或发现新问题时不得不重新挖开,实际上却潜伏着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更为严重的危机。 “马路拉链”在影响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新建、改扩建道路工程反复开挖、长期施工的现象,在不少城市存在。
因此,为杜绝“马路拉链”现象,切实维护城市形象,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道路规划应与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规划要强调前瞻性。在道路规划设计时,统筹考虑各种管线、管沟或综合管沟,将管线与道路建设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管网布局要合理、科学,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从源头上控制“马路拉链”现象的发生。
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建议各地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管理部门,改进城市地下管理体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优先同步建设修复,统一安排管线铺设工作。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如有新建管线需要铺设或修复,直接从入口处进入隧道空间铺设就可以,并不必挖开马路,切实避免地上道路的频繁施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适度超前原则,对多方面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修复地下管线的计划,统筹地铁、地下停车场和地下管道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目前国内国外均有采用。
但是由于综合管廊工程巨大,若仅政府单方面投资会无法满足项目需求。因此,可以采用PPP模式对综合管廊进行投资建设,即通过特许经营等形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一起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质量和效率。
完善有关监督制约机制。良好的社会制度的运行需要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因此,完善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的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市场监管机制,严格把控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其次,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政策的执行,严格遵守相关条例,切实保证有关规定实际发挥制约作用;再次强化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强对违规开挖道路的执法力度,形成一定震慑;最后,加强社会监督,执法部门将管线修复全过程对社会予以公告,向市民公开,市民对马路开挖、管线修复工作享有监督权。
新闻推荐
李迎离休干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李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0月15日14时40分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91岁。李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