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花瓣飘落 亲人魂归大海

潍坊晚报 2019-10-18 09:21 大字

10月17日,“入海为尊向海而生”潍坊市第三届(秋季)海葬公祭活动在青岛如期举行,16名逝者的骨灰沉入海里,长眠大海,近百名逝者亲属参加。记者了解到,参加海葬的逝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今潍坊市的海葬活动已成为常态。

16例骨灰青岛入海

10月17日早上5时30分许,参加此次“入海为尊向海而生”潍坊市第三届(秋季)海葬公祭活动的逝者亲属便赶到集合地点。6时许,三辆大巴启程赶赴青岛。在青岛码头,逝者亲属神情肃穆、眼含泪花,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亲人的骨灰、鲜花和黄丝带,骨灰盒均是由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

此时,海葬船已静静地停靠在岸边,一行人上船后,进行了简短的公祭仪式,伴随着低沉的哀乐,主持人宣读了海葬祭文,逝者亲属举行了默哀礼。随后,逝者亲属乘船赶往指定海域为亲人进行海葬。

在海上行驶了20多分钟后,载着逝者亲属和逝者骨灰的船只抵达目的地。海葬开始,逝者亲属用白色绳子系好骨灰盒并将其缓缓放入大海。迎着飒飒的海风,伴着撒向海中的花瓣和起伏的波浪,逝者亲属不断向亲人诉说无尽的思念。

绿色殡葬深入人心

家住潍坊城区的吕岩是为了还父亲的遗愿参加此次海葬的。吕岩说,她的父亲去年去世,父亲年轻时是海军,在青岛读海校,毕业后到了南海舰队,退伍转业后才回到潍坊在一家企业工作。“父亲生前和家人表达过海葬的意愿,他对大海有别样的情结,而且非常喜欢青岛。”吕岩说,母亲也非常支持父亲的做法。国家民政部门大力提倡和推广绿色殡葬,他们也都支持父亲。

今年66岁的陶渠林来为姐姐进行海葬,陶渠林的姐姐1991年去世,至今已近30年。“我看到《潍坊晚报》的报道后,知道潍坊有了海葬,2017年我便有了给姐姐海葬的想法。”陶渠林说,因为国家提倡生态安葬,他和其他兄弟姐妹商量过后,一致同意给姐姐海葬并报了名。

海葬活动已常态化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提倡移风易俗绿色殡葬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今年潍坊市组织了第五次海葬服务活动,本次活动为16例骨灰举行海葬,近百名逝者亲属参加。前四次海葬共为162名逝者免费提供海葬服务。随着近几年殡葬改革深入推进,目前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更新,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方式,逐渐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参加海葬的逝者数量逐年增加。

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如今潍坊市的海葬活动已成为常态。从2017年开始,市民政局等部门面向全市组织开展海葬服务活动,由市级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参加集体海葬活动的基本费用由政府买单,活动委托青岛殡葬管理处实施。2019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县级城市公益性公墓,并在公墓内建一处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集树葬、草坪葬、花葬、骨灰存放的节地生态的绿色设施。2019年,省级财政安排资金对公益性公墓建设先进市县进行奖补,大力提倡生态安葬。

文/图本报记者王路欣通讯员耿永胜刘燕宁

新闻推荐

刚刚挂牌撤镇设市的浙江龙港迎来首家银行机构一级支行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刚刚挂牌撤镇设市的龙港市迎来了首家银行机构一级支行。10月16日上午,中国银行龙港市支行正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