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每天两万多人进入老年,60岁以上老人近2.5亿……庞大的群体背后,是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老年抚养比高的突出特征 老龄化挑战如何应对 ■ 新华社记者 陈芳 田

安徽日报 2019-10-15 06:38 大字

记者近日赴多地调研发现,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从保基本、兜底线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探索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最大群体

九成居家养老,能否过得更舒心?

中国有2.5亿老人,庞大的群体背后,是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老年抚养比高的突出特征。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连续编制实施了五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均将老龄工作纳入其中。

从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到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再到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养老政策表述一次次“升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搭建起了“中国式”养老的“四梁八柱”。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让居家养老成为老人暖心的“小港湾”,守住“乡愁”,就近“颐居”,是“中国式”养老必须攻克的难题。

养老服务驿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多地开始探索以街道、社区为基点的就近养老模式,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盘活养老“一张床”,优化养老“一个圈”。

在为政策叫好的同时,一些社区养老驿站也暴露出“服务下线”、收费偏高等问题。

“饭菜好不好吃、贵不贵,老人夜里生病谁来帮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盆景”,而是为老年人遮阴挡雨的“森林”。

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畅,中国正在着力破解更多“痛点”问题,政策的脚步声愈发密集——

从今年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支持养老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老年人提供以居家为基础的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再到民政部发文要求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养老政策越来越暖心。

“难中之难”

5000万失能失智老人,该怎么办?

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失能、失智老人群体达到5000万,总体疾病负担超过万亿元。

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开出了“医养结合”的大药方。

自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系列服务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到2万多家。不少家庭不必独自艰难负重前行。

然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被公认为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说,难在它是一件专业的事,导尿管、压疮、吸痰、插鼻胃管,家里人基本搞不定;难在它是一件耗人的事,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得闲。

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配置标准3∶1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然而,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却相去甚远。

面对高龄失能人群快速增长的现状,护理服务能否跟上,最终决定着“老有所养”的整体水平。但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医养“两张皮”的现象长期以来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要求“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也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我国加速攻坚照护难题,提出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发展包括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下一步将推动医养结合在人员、医保、土地和租金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加快构建“医老、护老、养老、终老”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该补的课

每年2500万次跌倒,如何让老人不再举步维艰?

织起了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养老金“十五连涨”、近3000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我国不断夯实养老兜底保障基石,给越来越多老年人带去暖心“礼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养老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式办法就是要调动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力量,尽可能用小投入解决大问题。

公交车门槛高、地铁没电梯、公厕没扶手、红绿灯太短……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却在公共场所让老年人举步维艰。

在中国,老年人每年跌倒2500万次,60%的老年人意外跌倒发生在家中。一根电线、一条加热毯、一个玻璃杯……家里的小细节,成为老年人安全的大隐患。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下发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解决住宅“不适老”问题,把养老院“搬回家”,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老年人家庭安全网,已是当务之急。

在上海,4万名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邻里网络,和高龄独居老年人结成了“老伙伴”,由政府补贴一些话费,没事打打电话、串串门,给他们更多的情感关爱。

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我国开始着力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积极培育老年人用得上的产品和服务,不让互联网时代落下一个老年人。

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相对单一、人手不够的问题,多地开始探索智慧养老,形成“一对多”模式,让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都可以加入养老服务,催生了更有活力、创造力的市场“单元”……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才有可期的未来——中国正向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化发起“攻坚战”,让近14亿中国人与“老”携手,与“老”幸福余生。

新闻推荐

中国造破冰船“雪龙2”号今首航南极 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新华社电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将于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首航南极,与“雪龙”号一起展开“双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