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昨晚举行颁奖典礼 为新晋得主颁奖 贾平凹阿来毕飞宇格非都来了
5位新晋茅奖得主合影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8月16日发布公告,根据第六轮投票结果,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及李洱《应物兄》(按得票数排序)5部作品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昨晚,四年一届的文学界盛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中国众多知名作家齐聚一堂。除了本届的获奖者,现场还惊喜看到往届的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阿来、毕飞宇、格非,他们纷纷上台为新晋得主颁奖。
评委会给李洱的授奖词为:《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明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
随后,李洱在获奖感言中谈到,2005年春天,他开始写作《应物兄》的时候,无论如何不可能意识到,它竟然要写13年之久。“13年中,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发生了太多变化。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与各种知识的关系,都处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构成了新的现实,它既是对写作者的召唤,也是对写作者的挑战。一个植根于汉语文学伟大传统中的写作者,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对此做出回应。对我个人来说,这个回应的结果,便是这本《应物兄》。”
评委会给陈彦的授奖词为:在《主角》中,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会合为声音与命运的戏剧,尽显大时代的鸢飞鱼跃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陈彦继承古典叙事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立主干而擅铺陈,于大喜大悲、千回百转中显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的精湛把握。
陈彦发表获奖感言表示,“这个奖是对我4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肯定,让我满怀激情与喜悦,也充满了焦灼与感奋。 ”
评委会给徐则臣的授奖词为:在《北上》中,徐则臣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关于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
徐则臣在获奖感言中谈到,“因为一条2500年的古老河流,《北上》获得了本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作者,我倍感荣幸,也深受鼓舞。写作22年来,我一直在感谢这条河。感谢的方式就是一篇接一篇地写出与这条河相关的作品。 ”
评委会给徐怀中的授奖词为:《牵风记》闪耀着英雄之美、精神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徐怀中以超拔的浪漫主义激情,在雄奇壮阔的革命战争背景下,深情讴歌山川大地上生命的高贵、勇毅、纯真与飞扬,对人与战争、人与自然、人的超越与升华等文学的基本主题展开了新的诠释。金戈铁马与诗书礼乐交相辉映,举重若轻而气势恢弘。
徐怀中幽默表示,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限定为13万。“有惊无险,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儿八百,就凑不够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薄薄一本小书,无可夸口。”
评委会给梁晓声的授奖词为: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梁晓声表示,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不论是年长于我的前辈,还是年轻于我的新老朋友,都以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北京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北梦原)国新办今天就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