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寻找我们最想过的生活

济南时报 2019-10-13 14:11 大字

□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9月份主持了一个“传奇奶奶”姜淑梅的读书活动,深为她的质朴和热诚所打动,心里常常想的是,这样一个吃了一辈子苦的人,居然能在晚年焕发出如此的光彩。这光彩来自一种自我寻得的尊严,有了它,生活的忙碌于是不再是对生命的消耗,而是,对生命的滋养。

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脚不沾地忙碌不堪,是在滋养而不是消耗生命呢?于是就去网上买“传奇奶奶”的新书《拍手为歌》,一部鲁西南的民谣集,还有很多很多“传奇奶奶”自己画的插画。下单的时候偶然发现岜农的一本《低头种地,抬头唱歌》,封面上一个农民戴着草帽,头上还有一弯明月,就一起买了。

书到的那个下午,翻来覆去爱不释手,原来都是诗歌,是歌词。那一曲《岜山舞曲》印在书上只有四句——“感到开心就来跳跳舞/感到难过就来跳跳舞/蛀虫的大树慢慢倒塌/生养的大地伴随有生”。扫一下二维码,黔桂交界壮乡的语调和乐曲踊跃而出,溢满整个房间。那声音中蕴藏的质朴而蓬勃的生命活力,如此打动人心。

岜农十分传奇,学校毕业后,他在南方的城市学习绘画并从事设计工作。2006年在广州组建瓦依那乐队,但一直以平面设计工作为主业,业余时间参加一些音乐活动。2012年后,岜农不时回家修整房子及栽种水稻,并开始整理音乐作品。2015年最终整理制作完成10年的日记式音乐、绘画、诗歌作品集。如今呢,他干脆彻底回乡种田,大概像个传统山歌手一样,像个传统的“農”字一样,是农也是曲,“忘记自己是歌手是生活还是创作”,只知道在山水之间,“低头种地,抬头唱歌”。

放在人人都在为车子房子忙碌的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难以实现的生活。但其实,隐秘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放弃过多的欲望。就以岜农而言,2012年回乡种田以来,他实践了各种有机自

然农法种植。除了2014年因连续两年直播不耕地不除草并且没有时间管理而没有收成以外,其他每年平均都收成四五百斤净米。“所以按照现在的饭量一天吃一斤米,也还有剩余的,并且这是在没有施肥打药的情况下的产量”。如果再随便种些菜、瓜果,养些家禽,温饱很容易解决。再加上乡下物资廉价而丰富,岜农回家务农这几年,很少在温饱上花钱,而且还能吃到山上丰富的野菜。

于是,随性自由地安排时间,主动任意地设计种植自己的食物,随时偶遇路边野花交替开放,野菜任意享用,劳动歇息时听虫鸟唱鸣,回家路上看永远不一样的晚霞、泼彩山水画,等等,岜农时时处处感受到了美和幸福。乡村的“无聊”和一草一木,都变成了人生的乐趣和心灵的愉悦。

《低头种地,抬头唱歌》的好处,不仅在于收录了36首岜农自创的原生态歌曲,还收录了他根据壮族民间神话记忆创作的一万余字的神话叙事体诗歌——布洛陀创世史诗。这首长诗歌颂了布洛陀创世业绩,保存着壮族先民对客观世界、对自然环境的“幼稚”认知,也保存着壮族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凝聚着壮族先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而无论是在神话史诗还是在歌曲中,都隐隐呈现了现代化覆盖每一寸古老土地的忧虑。就说一首《歌声和你在一块》,起头两个字“侬啊”,就已唱到柔情万千。

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岜农自己画的插图,简简几笔一头牛,旁边写着有关“太阳、土地、生命、汗水”几句话,一棵繁茂的大树,大树上单腿立着一个小人,悠闲地吹着笛子,看画面都让人听得到风吹树叶送笛声的悠扬。

那真是一个美好的下午,我听遍了书中所有36首歌,时不时手舞足蹈;那真是一个忧伤的下午,我不知道自己此生,能否找到真正想要的生活。

新闻推荐

北欧行(下) 那些让我心心念念的童话 若沙

易卜生戏剧院外的合影安徒生当年生活过的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新港美人鱼雕像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我身后就是挪威奥斯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