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匠心坚守 四十六载制绒花

来宾日报 2019-09-18 10:00 大字

▲在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的工作室,赵树宪在制作绒花。▲赵树宪(左二)在指导徒弟制作绒花。?赵树宪在进行“打尖”工序。?赵树宪在制作仿点翠绒花饰品。?制作完成的孔雀形绒花。

绒花始传于唐朝,谐音“荣华”,最早只供宫廷享用。在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之后流传到民间,广泛使用于婚嫁喜事以及一年三节(春节、端午、中秋)。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世界青年大会上,南京绒花荣膺组委会荣誉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

今年65岁的赵树宪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1973年进入工厂开始制作绒花,今年已是赵树宪绒花制作生涯的第四十六年。

据赵树宪介绍,制作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整个制作过程分为“勾条”“打尖”“传花”等多个步骤。首先,要将蚕丝煮熟后的熟绒,染成不同的颜色,制作绒花花瓣和花蕊的材料;然后,用烧至退火软化的黄铜丝捻成螺旋状,成为“绒条”——做绒花最基本的部件;接着,用剪刀对绒条进行修剪、加工,变成各种形状,即为“打尖”;最后,再攒成各种花式,一朵绒花才算初步完成。就是这样一道道精细的流程,对于制作者的手艺和经验要求极高,因此最简单的绒花也要花费至少两天时间来完成。

赵树宪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将作品融入时尚元素,作品生动、大气,受到广泛欢迎。“现在手工艺绒花的市场非常好,希望能够有更多相关政策支持和帮助。”赵树宪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将手艺作为职业,让手工艺绒花能够品牌化、产业化,真正做到“以产养遗”,将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昆明世博园开启“夜游项目”

1000余组花雕造景、60余组花灯、多主题梦幻花雕……近日,国家5A级景区昆明世博园举办“花海灯潮·璀璨春城”世博花雕灯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