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快递量领跑世界“走出去”步伐加快 中国快递稳步走上全球舞台

来宾日报 2019-09-18 10:15 大字

当前,中国快递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一个“以中国为中心,连接世界各大洲,通达主要目标市场”的全球快递服务体系正在形成。随着国内国际市场不断联通,以及快递企业迅速布局,跨境寄递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支撑“全球买、全球卖、全球寄、全球递”等各项跨境快递服务高效运转——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上,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全球快递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快递业务量有望达1100亿件,我国快递业务量预计将占一半以上。

“抱团出海”全球布局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快递业继续在高位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快递业务量达387亿件,同比增长26%,预计今年全年快递量将超600亿件。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三通一达”、顺丰速运等快递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已有积极探索。比如,申通快递先后开通了伯明翰、纽约、洛杉矶的仓配分拨中心;中通快递已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设有10多个海外仓;圆通推出“全球闪送”,国际急件最快只需10小时;韵达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已开通至3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快递‘走出去’最好的方式是‘抱团出海’。”顺丰速运董事、高级副总裁杨天平认为,中国快递企业国际化是一条必由之路,需从业者共同携手。

“在探索国际业务的同时,不仅需要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还要适应区域市场环境,这给快递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说,中国快递沿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迈向世界舞台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能通过某一家快递企业独自完成,一定要“抱团出海”、相互协同。

5G赋能联通世界

在大会新技术新成果展区,记者发现,各家快递企业和关联企业纷纷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前沿科技。申通的自动推杆分拣设备、韵达的无人机无人车、中通的小蓝桶、申通的智能语音机器人、顺丰的慧眼神瞳……覆盖了电子面单、智能分拣、末端派送、绿色发展等各个领域。

为提升快递业务质量,各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向科技要生产力。2018年,圆通速递与菜鸟联手在圆通杭州转运中心打造了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高峰期一天可分拣50万件快递;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圆通、菜鸟、中国联通三方计划将这一分拨中心升级为5G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这也将是国内首个5G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

“可以说,5G是快递行业走向国际化,与国际企业同频共振的重要筹码。”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也透露,在5G方面,圆通已与华为、海康威视、腾讯、科研院校等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在分拣、运输等方面有了5G商用尝试。

从快递科技发展趋势来看,5G助力快递业智能化升级,将有效运用在远程驾驶、仓储机器人等方面,同时也将推动AR技术尽快落地。“快递业要抓住5G发展机遇,要让5G+AI、5G+物联网助力快递业开拓国际市场。”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全行业要实施从“互联网+”向“智能+”升级,加快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能力迎接挑战

走出国门、连接世界,是我国快递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马军胜坦言,目前我国每年跨境快递量约20亿件,占我国快递年业务量的3%,跨境快递业务收入也只占我国快递业务收入的8%,与国际同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在跨境电商物流领域,仍然存在很多挑战。比如,各国海关的通关政策不统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政治、法律、宗教、通信等环境,与国内统一稳定的市场环境区别很大。因此,跨境快递在稳定效率、信息追踪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对于中国快递如何更好地“走出去”,马军胜建议,首先要继续拓展服务网络,夯实中国快递业联通世界的基础。要加快国际快件航空转运中心规划和建设布局,鼓励企业加强自有航空运力建设,有效利用国际客运航班的腹舱资源;同时,加快中欧班列运输线路资源的整合优化。

其次要深化产业协同,赋能中国快递业联通世界的动力源泉,要鼓励快递企业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支持快递企业在制造业海外生产基地附近建设仓储运营中心,提供入厂物流和全球销售服务,加快推进跨境网购寄递服务发展。

最后,要加快推广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深化人工智能与快递业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国际寄递实时信息查询服务。此外,还要完善跨境寄递信息通报等配套管理政策,积极争取国际航空货运航权、航线时刻等资源。(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毛入学率达48.1% 上大学要普及化了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开学。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开启了我国高校建设的崭新大门。教育部数据显示,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