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开展13年来让13万职工获益 回应职工需求 保障不断升级
去年末,厦门公交集团三车队101路驾驶员罗师傅突患大病,高昂的治疗费用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经济困难。庆幸的是,在公司工会帮助下,罗师傅通过厦门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申请到重大疾病补助,最终获得了6万元补助金。
早在2006年4月28日,厦门市总工会就率先在福建省推出《厦门市职工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办法》。13年来,厦门市总回应职工需求,对保障办法进行了多次补充、升级,增加保障项目、提高保障标准、更新保障方式,使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由最初的5万多人增加到目前的80多万人,参保金额由282万元上升至1800万元。
保障办法不让职工“走迷宫”
2006年,厦门市总工会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
厦门市总工会副主席陈超英介绍,实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主要是为解决职工队伍中存在的因贫治病难、因病致贫现象,用职工间互助互济的方式减轻病困职工的经济负担。2006年4月28日,《厦门市职工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办法》正式推出,这是福建省率先推行的首个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办法,保障范围包括了11种特种重病。参与保障的职工每年缴纳50元,只要被首次确诊患特种重病,即可获得2万元保障金。
“保障办法不能让职工‘走迷宫’,要让每一位职工都看得懂、算得清。”陈超英告诉记者,保障办法既要满足职工需求,又要保证资金平稳运行,保障办法的出台参照医保政策,经过了专业测算。
首期医疗互助保障办法推出后,全市共有56464人参加保障,参保金额达282万元,344名重病住院职工从中获益。
回应需求不断升级
“除了重大疾病外,住院、医疗、工伤等能否一起纳入保障范围?”
“职工身患重病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保障标准能否再提高?”
“非公企业职工参与面不高,保障如何覆盖到这些群体?”
……
随着越来越多职工加入医疗互助保障,完善保障办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面对职工需求,厦门市总在保障资金结余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对保障办法进行了多次补充、升级。
增加补助项目,扩大保障范围。办法推出的第2年,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推出《厦门市职工重大疾病和住院补助互助保障》,增加住院补助项目;2008年,重大疾病补助范围由原来的11种特种重病提高到31种重大疾病;2010年,保障办法再次新增工伤事故死亡或伤残、因公殉职或致残两项补助;2013年,办法首次将新生儿特种重病和意外伤害纳入保障范围;2014年,保障办法新增单次住院医疗费用补助,对单次住院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给予补助。
提高保障标准,进行资金兜底。2007年增加住院补助项目后,住院职工每天可获得50元补助,最高领取10天,并在2008年、2010年两次延长,增加到30天;2013年,大幅提高重大疾病保障补助,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单病种大额医疗补助,对患重病医疗费用自付部分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2019年,“职工住院自付费用补助”按照职工住院发票个人自付扣除床位费用20%的比例予以补助,最高补助达20万元。
方式更加灵活,提高保障水平。2013年,为鼓励更多非公企业职工参加,保障办法提供了36元/年和60元/年两种版本的缴费方案。
截至2018年底,医疗互助保障累计为13万多名患病职工发放补助金逾2.5亿元。
网上申领“零跑腿”
今年4月,翔安区政府与区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对参加医疗互助保障的翔安区非公企业职工给予补助。如今,这样的政策优惠在厦门6个区都可以享受到。
此外,不少基层工会还在保障申请的便利性上花心思。
厦门TDK公司是一家制造型企业,共有职工6000多人。2009年起,公司工会坚持为职工办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随着参保人数增加,公司工会也遇到了难题:如何在第一时间掌握职工患病住院情况?职工如何及时申领到医疗补助?
为提升申办效率,减少中间流程,2017年,TDK工会专门开发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管理系统,职工只要在系统中填报信息上传资料,公司工会就可以及时为职工向市总工会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省去了职工打印材料、上门申请的麻烦。
“职工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申请流程。”厦门TDK公司工会副主席王维娜说,网上申领不仅让职工“零跑腿”,经办人员也方便不少。
厦门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倪超表示:“工会组织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互联网和工会工作融合发展,把指尖上的‘键对键’线上互动和‘面对面’线下服务结合起来,提升工会工作和服务职工的效率,真正实现‘一网办理’,让职工感受到工会服务的便捷与实惠。”
据了解,下一步,厦门市总工会将继续依托网上工会平台建设,开发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系统,对接社保系统,实现职工在线办理、自助缴费、发票打印、统计查询等“一条龙”服务。
新闻推荐
原作者难以接受 歌迷纷纷吐槽 面目全非版《敢问路在何方》垮了
谭维维在央视中秋晚会上,谭维维演唱了一首重新编曲的86版《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9月14日,《敢问路在何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