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师生情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9-13 10:33 大字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翌年,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被编入本科第8班。

在这里,毛泽东开始了与徐特立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他们为中国的前途殚精竭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苦苦求索,这对师生互为导师、相互影响,共同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用教育来改革人心”

1913年,36岁的徐特立已是享誉湖南教育界的 “长沙王”,而此时20岁的毛泽东正在寻求真理和志向。这一年,徐特立被聘请为学校教员,教授教育学、各科教授法和修身等课程。

从1913年到1919年,徐特立在湖南一师任教6年。而毛泽东从1913年到1918年暑期毕业,前后共做了5年半的师范生。其间,徐特立渊博的知识、进步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对毛泽东的学业和思想有相当的帮助和影响。毛泽东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

毛泽东十分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徐特立认为:“读书要守一个‘少’字诀,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看懂看透。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估量书籍的价值,要用笔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要用一个本子摘抄书中精彩的地方。 ”毛泽东勤于做笔记,当时他有许多种笔记本,包括听课、自学、摘抄、随感和日记等积了好几网篮。

1926年12月中旬,徐特立在长沙望麓园与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毛泽东会面,师生促膝长谈,探讨国家的命运走向。第二年春,徐特立放弃了他奉行多年的“教育救国论”,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

“坚强的老战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逮捕和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5月,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局下,50岁的徐特立由李维汉介绍,经省委负责人彭公达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徐特立在党组织里“真正获得了新生”。

同年7月,徐特立同老友朱剑凡来到武汉,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见到了他的学生毛泽东。徐特立听从了学生的意见,动身前往湖南,以团结更多的进步人士跟共产党走。

1930年12月30日,53岁的徐特立风尘仆仆、昼伏夜行,终于来到中央苏区宁都小布,指挥第一次反“围剿”的毛泽东、朱德热情地迎接了徐特立。师生久别重逢,倍感亲切,一见面,毛泽东就用亲切的乡音爽朗地说:“徐老呀,我们又碰到一起来了! ”

其后,徐特立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苏区教育工作,提出“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马夫教马夫,伙夫教伙夫,识字的教不识字的”扫盲方法。

1937年1月31日 (农历12月19日)是徐特立60大寿。毛泽东早在1月30日就为老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的这封贺信高度评价了徐特立坚定不移、老当益壮的革命精神。

“毛主席是我的老师”

在撤离延安前几天,毛泽东来到杨家岭徐特立的住处,询问老师需要什么。徐特立的干女儿徐乾知道毛泽东有两个热水壶,考虑到徐老年事已高,一路需要喝些热水,便脱口而出说需要一个热水瓶。毛泽东笑着点点头,坐了一会儿就走了。不一会儿,毛泽东捧着热水瓶来了。

徐特立非常敬佩他的这位有着救国救民理想的学生。一次,徐特立听见有人对他孙女说:“你爷爷是毛主席的老师。 ”他连忙摆手说:“快莫这么说,毛主席是我的老师。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听过我的课,我只是他的一日之师,而毛主席则是我的终身之师。 1927年我读了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得到启发,看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懂得了革命,从此以后,我总是向毛主席学习。 ”毛泽东尊师敬贤,对老师关心、爱戴,永做学生的谦虚态度始终如一。叶松《老年生活报》

新闻推荐

150余件“龙”元素文物亮相中国龙文化特展

据新华社南京9月12日电(记者何磊静)中国龙文化特展12日在江苏常州博物馆开展,吸引全国各地150余件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