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共享产品集体涨价,你还会买单吗?

来宾日报 2019-09-11 10:09 大字

“刚开始共享单车快速占领市场时,很长一段时间骑车都免费,现在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不会再骑共享单车了,因为实在太贵了。”近日,市民宋先生发现摩拜单车起步价已提高至1元/15分钟,整体算下来还不如坐公交车便宜。

事实上,除了共享单车涨价,共享充电宝等“共享家族”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行列”,消费者只能无奈吐槽“共享不起了”。共享产品集体涨价,是“割韭菜”还是寻新路,你还会为这些它们买单吗?

“1元1小时”时代一去不返

早在今年4月,摩拜、小蓝车、哈罗就曾先后调整收费标准,例如1元/15分钟调整为1.5元/15分钟或1元/30分钟调整为1元/15分钟,同比之前均上涨了50%。

而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势头更猛。记者在某商圈租借了一个充电宝,使用约一个半小时后,归还时交费4元,相较于此前1小时/1元的价格而言,翻了一倍。还有网友反映,有些品牌的充电宝收费甚至达到8元/小时,还有一些充电宝是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的,每24小时10元~30元封顶。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共享充电品牌,在外机上大多不会标明收费标准,很多用户并不清楚价格变化,只有扫描二维码后才能知道如何收费,不同品牌、不同地段、不同品牌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人流量大的地区,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面对集体涨价的充电宝产品,有网友调侃“最近又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宋先生无奈地表示,共享产品不是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不能指望商家一直打价格战,前期低价引流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面对现在的涨价,消费者又能怎么办呢?

“流量触底”的时刻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生活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样态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去年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首次出现负增长,原因主要是共享出行领域(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融资出现大幅下降。

红利见顶、融资减少、人工及车辆保养等成本增高……曾经靠“烧钱”引流实现迅猛发展的共享单车最终来到了“流量触底”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涨价增收成为企业不得不采取的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魏翔认为,经过共享经济业内一轮轮洗牌后,各家企业逐渐趋于理性,共享服务的供给方不可能一味砸钱做生意。“经过前期的引流和洗牌,留下的企业数量比以前明显减少,但需求仍旧存在,在这样的格局下,涨价成为企业探索新盈利模式的可靠选择。”

完善线上线下的技术和服务

9月1日起,摩拜在广州启动旧车置换更新工作,制动系统升级,骑手在以相同手力刹车时,车轮所产生的制动力比以往提升51%,安全性能更高;哈啰单车则基于智能供需预测、智能规划、智能调度等全业态全链路智慧运营,可让有限的车辆最大可能活跃起来,每4分钟都会向系统传输车辆的情况,并要求运维人员“5分钟响应运维任务”“15分钟赶到现场”“30分钟处理完”……

采访中,许多用户也向记者反映,虽然共享单车价格上涨,但经过洗牌之后留存下来的单车“比以前好骑了”。

未来,提供共享产品的企业应该如何完善线上线下的技术和服务,更好地留住顾客呢?

《报告(2019)》预测,未来三年共享经济整体年均增速将在30%以上,共享经济既能满足传统服务模式所压抑的消费需求,也能不断激发消费者的各种新需求。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共享型服务将加速向主要生活领域渗透,并成为促消费的重要力量。

魏翔建议,为了在未来共享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要在做好差异性服务和拓宽服务场景上下功夫。“比如共享充电宝,未来能否在机场、车站等餐馆商店以外的地方广泛投放,方便人们的取用与归还;当一二线城市人口红利饱和之时,企业能否主动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寻找商机;企业能否另辟蹊径,提供充电之外的服务。”(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听障宝宝们的“天使妈妈”

李溶溶带听障宝宝们上课(8月22日摄)。今年28岁的李溶溶有着十年的特教教龄。十年间,她在武汉一家康复机构日复一日地帮助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