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可“拔苗助长”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儿梦",儿“成龙"、女“成凤",对下一代寄予了厚望,于是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但教育专家提醒,期望是对未来的憧憬,只有合理的、现实的期望才能得以实现,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期望只是一种幻想,会加剧孩子的压力,往往得不偿失。
现象:家长“从众"心理普遍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得到遏制。然而,很多家长却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据了解,持这种态度的家长还不在少数。
市民谢女士的女儿今年还不到5岁,却已在幼儿园读学前班了。当别人问起女儿在哪所幼儿园时,他总是很骄傲地回答:都已经在上学前班了,认识了很多字,会做数学加减法,而且还参加了很多兴趣班。谢女士说:“我也知道孩子还小,应该以玩为主,但是提前让孩子学习,到上小学时容易跟上课程。"
“我给我家小女儿报的是私人幼儿园,现在已经上中班了。从这学期开始,老师就在教孩子们学习“横"“竖"“撇"“捺",还学习了从1—14的数字,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小女儿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本子开始做家庭作业。"家住西外某小区的李女士说,感觉挺好的,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喜欢自家的孩子爱学习。
据专家分析,现在一些家长的从众心理很严重,认为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孩子应该越早掌握知识越好,以免在上学之后成绩被其他同学落下。因此很多家长不仅不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反而还支持将小学课程纳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不少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首先关心的就是孩子平时能学到多少知识、会不会对上学后的课业有帮助等等。
而且有些家长甚至不惜让孩子频繁转园,就因为原来的幼儿园不教“超龄"知识,因此在这样情况下,很多幼儿园为了生存而迎合家长,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等“小学化"内容的教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弊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
如今,有许多家长认为“现在不学习以后就会被淘汰"。按照家长的逻辑,其实就是自认为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多才多艺的“神童",或者说希望把孩子培养成非常能干和特别强大的“超人",总之,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要出类拔萃。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专家表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有害而无益。
某幼儿园李园长告诉记者,“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发展有害无益。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其次,幼儿的身体还在发育中,过早让他们长时间读书写字,极易对眼睛、脊柱等部位的正常发育造成危害,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看起来,家长的想法比较积极向上,也很务实,又是为孩子将来着想,但这种做法严重超出了孩子的心智和身体承受能力,更违背了教育规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有害无益。"她表示,很多提前接触过小学知识的学生在刚入学时的成绩可能不错,但这恰恰容易造成这些学生骄傲自满,产生优越感,认为现在的知识自己早就学过了,从而松懈下来,长此以往对将来的学习和心理发育都没有好处。
建议:把童年还给孩子
爱玩其实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让孩子玩,无异于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烂漫和快乐。据了解,3—6岁,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幼儿教师会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模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教育应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时间表",人为地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只会适得其反,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就会重演。
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会出现自己的独特的兴趣、意愿、特长,甚至是自己寻求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当因势利导,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条件。让孩子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生活独立能力。(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针对当前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的迫切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9月10日公开发布了《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指导生猪养殖企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