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100年前没有寒暑假

济南时报 2019-09-07 13:58 大字

□新时报记者 江丹

暑假结束,新学年开始。

过寒暑假,似乎已经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就在一百年前,人们大概还不知道寒暑假是什么。

在新式学堂出现之前,中国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孩子多入读于官学或者私塾,熟读四书五经,以期待通过当时的人才选拔考试踏上仕途。随着洋务运动之后的一系列教育改革,20世纪初期,学习西方的新式学堂终于推广开来,在农村却遭遇“水土不服”,首先不适的便是寒暑假制度。

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许庆知的博士论文《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引用的资料介绍,麦收和秋收是农民最忙的时候,每到这两个时候,无论学校当局如何严厉,也无法阻止学生辍课帮助父母做活。据论文,在农村有“男儿不吃十年闲饭”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10岁左右的儿童就已经作为劳动力参与家庭生产了,“如饲养牲畜、储肥料、看水道、送饭”等。

旧时的学年制度便是根据农忙而定。据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樊涛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研究》里的介绍,始于元代时期的“社学”,初衷就是利用农闲时节办学,将各县所属村庄的各家子弟招入学校,进行教育培养。“明清以前农村学校多为农闲时开办,农闲的时间根据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有所不同。其中冬季入学较为常见,从一年腊月到次年三月的冬学,由于恰值农闲之时,对于农村儿童来说是入学读书的好时光,既不会影响农活,又可以避免儿童沾染恶习。”论文中如是写道。

而到了清朝晚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丁的滋长,未成年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降,儿童得以延长在学时间,农村学校开办的时间也逐渐延长至一年或接近一年”,比如有学堂就规定学年为每年正月二十到腊月十五。尽管如此,隆重的节庆之外,每到农忙时节,学校还是要为学生放假,让他们回家帮忙进行农事劳动,一般是在六月的麦收,和九月、十月的秋收。

《民国时期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研究》还介绍了当时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间长达10小时,早上六七点钟上学,晚上六七点钟放学,中间回家吃饭。据19世纪来中国的传教士明恩溥的回忆,中国学堂的学生一般在太阳升起之前的一个半小时就开始读书了,等太阳升起时他们则回家吃早饭,再到学堂读书,中午则回家吃过午饭,然后再在学堂里待到“天黑得已经分辨不清人影”的光景。

在另一位传教士麦高温的记忆里,中国学堂里这些孩子的辛苦里竟然生出一些可爱,“等到夜幕降临,高高的榕树下和教室里都变得昏暗起来,书中的字迹也难以分辨。没有了阳光,孩子们已无法与那些细小的文字做游戏了,该是放学的时候了!回家以后,孩子们吃过晚饭也就该睡觉了。”

除了寒暑假,今天的我们也已经对“双休”习以为常,一周七天,学习五天,休息两天。当然,周末的那两天虽然不用去学校上课,但常常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填满。在旧时的官学和私塾里,是没有“双休”这一说的,“单休”也没有。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改革,新式学堂规定“单休”,但遭到了一些私塾先生的反对。据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侯晶晶的硕士论文《1904-1928年山东新式学堂与私塾并存现象及原因研究》,即便是当时“开明”的私塾先生,也对这样的学习时间安排表示不理解:“七天一个星期日,六天学习,一天休息会忘掉所学的一切,这不是好办法。”

如今,儿童的儿童属性已经回归,他们不再被过早地视为劳动力,也不需要过早地参与家庭生产。他们有寒暑假,有双休,而这看似平常的一切,在100年前的中国社会还曾引起不小的波澜。

新闻推荐

B馆 水下机器人、会“功夫”的机器人……且看“他们”显身手

水下机器人潜水摄影人形机器人受欢迎在B馆荷兰交流展区内,有一台酷似小乌龟的仪器在池子里“游来游去”,这是世界首台搭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