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重百金轻
徐强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刚才我们朗诵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题目叫做《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派人物,极力主张变法强国。为了使国民相信国家颁布的法令,商鞅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大木头,声明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可以拿到五十金的奖励。有一个人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结果他真的得到了五十金。我们在学习“吕”字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秦国的“一金”,等于20两黄铜,五十金就是一千两黄铜,这个奖励的力度还是很大的,政府的威信一下子就树立起来了。在历史上,这个故事被称为“徙木立信”。王安石的诗句“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说的正是这个故事。人无信不立,国家也是如此。政府的诚信比金子还要贵重,这是商鞅“徙木立信”留给后人的启示。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重”字。重,zhòng。
甲骨文和金文的“重”字,属于会意兼形声字,由“人”字和“東”字组成。繁体的“東”字,像是一个两头用绳子扎紧、里面装满了东西的大布袋。人背着装满物品的袋子行走,表示沉重的意思。同时“東”字也是声符,表示读音。后来经过文字的演变,“人”字和“東”字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重”字。
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重,厚也。从壬,東声。凡重之属皆从重。”这是对篆书“重”字的解释。“重”字的本义指沉重、分量大。比如举重若轻、恩重如山、千钧重负、言重九鼎,等等。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写给朋友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人都有生命终止的那一天,但由于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不一样,因此也就有了“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区别。
“重”字从沉重、分量大,引申指重大、重要、重视、重量、重任、稳重、严重、威望高、权势大等。比如任重道远的“重”指重大,军事重镇的“重”指重要,尊师重道的“重”指重视,千钧之重的“重”指重量,忍辱负重的“重”指重任,老成持重的“重”指稳重,灾难深重的“重”指严重,德高望重的“重”指威望高,威重令行的“重”指权势大,等等。
大家知道,“重”字是一个多音字,当它念chóng的时候,表示重复、重叠、重新等含义。比如李益的诗句“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的诗句“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苏东坡的诗句“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郑会的诗句“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
唐代诗人张籍《秋思》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瑟瑟,勾起了漂泊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千言万语都写在了家书里,等到信要寄出,又担心该说的话还没说完,于是重新把信封打开……一个小小的动作,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想念,细腻而又真切。
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新闻推荐
刘学开展主题教育如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云南省文旅厅把主题教育课堂搬进热点景区、征求游客意见的做法,或许能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