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进教室且行且谨慎
□陈广江
据9月2日澎湃新闻报道,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
科技改变生活,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这套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人脸识别系统,就像一双“天眼”,师生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而且还会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问题是,这样真的好吗?所谓“试水”,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校方此举的目的,是减少学生逃课、早退、花钱找人代课以及上课不认真听讲等行为,提高学生到课率,严肃课堂纪律。毫无疑问,这一目的基本达到了,但也仅此而已,至于说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等,恐怕不容乐观,而且操作不当的话还可能带来很大副作用。
这首先牵扯到对“隐私”的理解。在法律上讲,教室属于公开场所,此举算不上“侵犯隐私”。但安装这种智能监控系统必然会给学生们带来压抑感、压迫感,这给学生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甚于法律意义上的“侵犯隐私”。对老师而言同样如此,产生额外精神压力和困扰是必然的。没有人愿意始终被一双“怀疑”的眼睛盯着,此乃人之常情。
对于学生的担忧和质疑,学校相关负责人反问称:“为了敦促你学习,你还抱怨,请问你还是学生吗?”这属于典型的道德绑架式逻辑。换位思考一下,把这套人脸识别系统安装在学校管理者的办公室里,行不行?以此类推,所有善意目的都可以用此类有失人性化的方式来实现吗?
高校提高学生到课率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板子主要打在学生身上明显有失公允。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课可以用“味同嚼蜡”来形容,如此再要求学生们不缺勤、不开小差,岂不是折磨人?这并非为逃课辩解,而是强调学校应在提高课堂魅力上多下功夫。
既然是“试水”,就应允许出现抱怨。要知道,在教室安装监控系统,和在马路口安装监控系统存在明显差别——马路口的监控系统针对的是不特定多数人,基本不会有人感到不适;而教室的监控系统针对的是特定师生,师生们有意见是正常的。建议学校听取多方意见、充分进行试点,然后再决定是否在全校所有教室推广该系统,其他高校也应谨慎效仿。
总之,高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教育行业变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方向对了,也要注意路径,尽可能循序渐进、兴利除弊,最大程度释放科技红利。
新闻推荐
9月2日,河北省武强县一农机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中)在向农民介绍拖拉机。近日,河北省武强县积极组织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