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线路导航 海口 慢 生活

梧州日报 2019-09-02 06:22 大字

谢锐勤/文

抵达海口的次日早晨,起床后我一路溜达往海口骑楼小吃街。

天气很热,好在海岛四面临海,海风凉爽,拂面时仿佛有淡淡的咸味。也正因为身处太平洋缘故,小吃街建筑也是南洋骑楼风格,大牌坊气势恢宏,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繁荣昌盛的海口老街,眼前一派商贾云集。坐在二楼走廊上,吹着湿润的海风,吸着原汁原味的椰子,尝着活蹦乱跳的海鲜,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油然升起一种不真实的富足感。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琼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和胡栓等五位历史名臣而建,但更著名的可能是“东坡读书处”。可以说,没有五公,没有苏公,没有源源不断被贬至海南的文人官员,海南文化启蒙还要更长久时间。

过去,海南是名副其实的“天高皇帝远”之地,单靠来琼官员启发民智显然不够,规模化培养人才还是需要书院。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琼台书院,相传是后人为纪念明朝海南第一才子琼台先生丘濬而建。书院是清代琼州最高学府,是古代海南人登科入仕必经阶梯,也是琼剧《搜书院》故事发生地。

行走其间,古老书院到处弥漫着鸡蛋花的清香,“树老花偏嫩,春融枝亦樛”,魁星楼大门上的对联恰到好处,是誓言终生生桃育李的书院掌教进士谢宝的心声,也与海南气候直到寒冬腊月仍春意盎然相吻合。“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琼台书院如今是琼台师范学院老校区,海南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真正让海南名扬天下的人物,是本土出生的海瑞。这位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海青天,在世时就已传诵一时,去世后更是被世人树碑立传。

来到海瑞墓园,入门石牌坊上横刻“粤东正气”四个红色大字,一条宽阔的甬道从牌坊下直通墓地,两边是青翠的绿地,绿地上是高高矗立的椰树,椰树下是栩栩如生的石羊、石马和石狮等,正中间便是陵墓。没有高山,没有大海,海瑞自成一格,他就是高山,就是大海,就是万世清廉表率。甬道笔直,陵园方正,仿佛就是“刚峰”的象征。“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陵墓后面的扇面不染池,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就是海瑞一生最好的写照。

从海瑞墓园出来已是黄昏,过来品尝传说中的石山乳羊。“打边炉”选用断奶不久的乳羊,表面浮现一层奶白,汤鲜美,肉嫩滑爽口,顿时周身暖和起来,再对酌一杯海南特有的海马贡酒,“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

饭后再次来到骑楼老街,海口最具风情的地方,骑楼下的老街铺,又引起童年的美好回忆。我来到椰语堂,点上一碗五彩缤纷的清补凉,大红的枣、细长弯动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木耳花,还有豆子和鹌鹑蛋,跳跃的颜色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张扬中隐含内敛的清透,沁入心底的清凉仿佛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味道,此时我也化身为一名地道的海南人。

海口之行,无论是看庄严沉重的海瑞墓,还是品俏皮活泼的清补凉,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也许你觉得他放浪形骸,也许你觉得他风流跌宕,但豁达的人生不应就是这种舒展的姿态吗?

新闻推荐

文明旅游 遵循博物馆礼仪 从娃娃抓起

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发出了灵魂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