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同名人》

泰安日报 2019-08-26 09:05 大字

裘帕·拉希莉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普利策奖得主裘帕·拉希莉小说《同名人》,最近在国内人气甚佳。该作品曾在2006年被改编为电影,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作者拉希莉揽获了诸多文学奖项,包括普利策文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最佳虚构处女作等。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家庭来到美国建立新生活的历史,也是他们在异域走过的心灵历程。通过姓名这个线索,讲述了两代人的爱与孤独,每个人都在经历寻找与错失。小说主人公果戈理的父亲艾修克年轻时遭遇一场火车脱轨事故,因为一本《果戈理小说集》而幸免于难。这个偶然事件,改变了一切。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毅然离开故土,凭借努力与才智在美国扎下了根。相亲、成婚、生子,因感念果戈理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他给儿子起名“果戈理”。

名字,究竟是什么?

同中国习俗类似,孟加拉家庭会给孩子起小名。果戈理原本是小名,但因为写有长辈起好大名的信件意外丢失,阴差阳错成了他的大名,也成了他的心病。名字是他身份的象征,果戈理想摆脱印度文化的束缚,融入当地文化,于是他改了名,离开家,疏远父母,然而得知名字背后的故事后,又深为自责、后悔。

拉希莉轻描淡写地述说日常、描写细节,甚至会刻意回避情感的大起大落。小说一开始就是孕中的阿西玛自制一种印度常见的杂拌零食,但总觉得味道缺了点什么。这种缺了点什么味道的小吃,让她意识到,“身为外国人,本身就是某种终生未了的妊娠——一种永无休止的等待,一种无法摆脱的负担,一种长相伴随的郁闷。”不动声色的书写,却以文字之下暗流涌动的丰沛情感,毫无预兆地将你击中。

《同名人》是不同凡俗的,一部处女作长篇小说如此沉着如此有力,仿佛是成名已久的小说大家的作品。作者的文笔无与伦比,是用平凡日常的稻草纺出金子般的书。

这是一部探讨了文化认同、漂泊感、传统与家庭期待的小说,但这本小说绝对没有抓着那些陈词滥调不放。相反,拉希莉让小说变得更广博,却又更简单:一个人和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和希望,他的爱与哀愁的故事。

一个家庭的爱与哀愁

□吴波

文学

电影《同名人》剧照

新闻推荐

美国眼科专家到市医院开展学术交流 □米儒聪 文/图

交流现场。近日,健康快车外国眼科专家Dr.Lee到市医院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培训。在学术交流会上,Dr.Lee在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