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悄然消失的补丁

南充晚报 2019-08-26 00:47 大字

□ 王永垓(顺庆)

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简言之: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足见衣服之于人的重要。

衣,除了遮羞、御寒,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打扮。“人靠衣裳马靠鞍”、“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等谚语说明了,人的外表形象要靠衣服打扮才更靓丽。

我活了80多岁, 目睹了大半个世纪人们衣着打扮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那时,广大普通百姓,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 但经济上仍然贫穷。 衣服破了,打个补丁再穿,是极为常见的事。即便是一件补丁连着补丁, 大补丁上又摞着小补丁的衣服,也舍不得让它“下岗”。为什么?因为让它“下”了“岗”,主人就没有衣服换洗了。

那年头,大人的衣服穿破了,补一补,改一改,给孩子穿。老大的衣服穿烂了,打上补丁,又给老二穿。破衣服能够不断“转岗”,还能“超期服役”。补丁,功不可没。

时光老人的脚步真快,一眨眼,进入上世纪70年代。

1974年, 我在一个贫困山区的村小任教。村里有个小青年,是我的表弟。一天,表弟突然来到学校, 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表哥,明天我要到邻村李家沟去相亲。可我的衣服上全是疤, 穿一身缝缝补补的衣服去相亲……嗯……”

表弟的来意,我明白了。相亲,是人生中一件大事,理应穿得讲究点。于是,我马上取出了那套虽不算新,但却没有补丁的蓝色中山服递给了他。要知道,那可是我在某些庄重场合下才舍得穿的“礼服”啊。

谢天谢地,表弟相亲成功了,那位既勤劳朴实又如花似玉的姑娘, 后来成了我的表弟媳妇。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进入上世纪80年代。

1981年,我女儿考上卫校,也算跳出了“农门”。我送女儿入学那天,刚走进县城,就碰上当年的老同事张雪莲老师。她知道我女儿考上卫校后, 一个劲儿地夸她聪明, 有出息, 说得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当她发现我女儿穿的一条膝盖处打了补丁的裤子后, 对我埋怨起来:“老王呀,都什么年代了,你女儿咋能穿这种打了补丁的裤子在城里读书呢?”她知道我手头拮据,当即借给我20元(我当时月工资42元)人民币,叫我去给女儿买套新衣服。她怕我舍不得花钱,又陪着我去了服装店,买好衣服后,才放心地离开。

是啊,都什么年代了,我还让女儿穿上打了补丁的衣服去上学, 真是亏待女儿了。至今想起这事,仍觉愧疚。

改革开放后, 一部分敢于开拓创新的人,率先富了起来。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是咋打扮的?洋装穿在身了。洋西服穿上身,是他们智慧与胆略的见证,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在经济逐渐繁荣的过程中,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的普通百姓, 也有钱买新衣了。不经意间,衣服上打补丁的那一页,就这样悄悄翻了过去。

现在, 无论是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还是在人流如潮的汽车站、火车站,抑或是在闹闹嚷嚷的公园里,举目一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压根儿就没有穿补丁衣服的人了。

分享改革红利后的普通百姓, 生活滋润了,跟穷日子“拜拜”了。作为“穷”的特殊标志———补丁,也就彻底消失了。

新闻推荐

“在这里消费挺放心的!”

本报通讯员孙小雨“我感觉这个小镇很干净,店铺证照也挺规范齐全,在这里消费挺放心的!”从山西来旅游的李女士脸上洋溢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