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黄陵矿业新名片 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三秦都市报 2019-08-25 01:53 大字

初秋时节的黄陵矿区,草木葱茏,生机勃发。30年前这里是啥样子,老职工段建国印象很深刻。“寸草不生,满目凋敝,遇到大风天气,沙尘被风一刮,灰蒙蒙一片。”段建国总结了一句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30年的发展历程中,黄陵矿业公司始终把安全环保放在与改革、发展同等重要位置,不断擦亮“生态环境”新名片。

三十年前,“煤黑子”曾是矿工最无奈的代名词;而三十年后,“煤亮子”成为黄陵矿业职工的真实写照。

在二号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职工们穿着西装端坐在总控台前,通过一个个键盘,操纵着井下的智能化采煤机。眼前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设备运行情况,割煤、推溜、移架、运输等各项生产程序。

近年来,黄陵矿业依托两化融合、科技创新,不断助推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智慧矿区建设。所属四对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智能化开采技术实现薄、中、厚煤层全覆盖,站稳了行业技术领先的高地。

“坐在地面采煤,这样的方式以前想都不敢想。”职工朱建伟说,高新技术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井下,就连地面上,也将过去的露天储煤仓改成了全封闭式输煤栈桥和储煤仓,科技带来的,是一抹智慧之光。

黄陵矿业始终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将所属各生产单位首尾相接,环环紧扣,让上一个生产单位产生的废料,成为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形成了绿色产业链条。

在一号煤矿污水处理厂,经过一番净化处理后的疏干水,通过管道流向煤矸石发电厂,这只是黄陵矿业人,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一个缩影。

一号煤矿污水处理厂运行班班长常全喜表示,处理过的废水,10%用于厂区绿化和地面洒水降温降尘;70%进行深度处理,用于发电厂补充用水;剩余部分输送至洗煤厂用于洗煤,实现了洗煤废水零排放,每年节约成本600万元。

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说,在一块偏僻之隅、荒芜之地,建成一个煤、电、路、建筑建材、生态农业多元产业并举的大型能源企业,黄陵矿业人始终坚持升级转型、创新发展,实现了“黑色资源、绿色发展,高碳产业、低碳运行”,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矿山蓝图。

通讯员徐泳铎张瑞晨

新闻推荐

向家坝升船机完成最高通航流量标准实船试验

本报讯8月16日下午6时,在向家坝水库出库流量9500立方米/秒(泄洪3100立方米/秒)条件下,“江宁2号”(空载)安全下行通过向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