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现代文学馆
◎纪建国
很多年前路过一条大街,看街名“文学馆路”,我心里纳闷,紧着打听,嘿,敢情那街上真有一个文学馆。
当时匆匆,未及寻访,时间一长,竟忘了它具体在哪儿。自认是个文学爱好者的我,想起此,心中难免遗憾。
某次去城北办事,意外又“碰到”了它——中国现代文学馆。这回,我将它牢记在心,并趁热打铁,几天后特意前往参观。文艺一点地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上那里顶礼膜拜去了。
是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我走进了这个坐北朝南的宁静大院。那是数栋中式建筑连接在一起的屋群,飞檐斗拱,蓝墙粉瓦,非常气派。展厅大门向东,“中国现代文学馆”大字熠熠生辉;几幅巨幅油画人物栩栩如生,是当代文学名著里的几位主角:阿Q、祥林嫂、骆驼祥子……
第一个是鲁迅展厅,这里有最著名的《彷徨》《呐喊》集;也有先生出版的各版作品。复制的鲁迅当年写作的小屋,给人一种置身当时的感觉。先生笔下的每一行文字都是中国命运的思考和忧虑。他用自己的生命“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说这话时的鲁迅,目光一定是深沉的。
我是怀着崇敬离开鲁迅展厅步入接下来的展厅的。
大革命时期的蒋光慈、叶紫;解放区文学的赵树理《三里湾》、丁玲《太阳照在桑亁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京味文学代表人物老舍《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国统区文学。
这里,都有原件或影印件展示;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代一代,中国文坛不仅群星灿烂,而且作家们自觉地把文学创作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用手中的笔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们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者们都为中华民族无比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贡献了力量;正因为有了这些,被唤醒的中国人民才最终战胜了侵略者,结束了内乱,建立了新中国。而那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或戏剧或绘画或歌舞,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力。
1978年后,文坛再度群星闪烁,汪曾祺《受戒》,谌容《人到中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陈建功《丹凤眼》,王蒙《风筝飘带》《春之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刘心武《班主任》……花园满春。那时期,我已是阅读大军中的一员,每个月都要买回几本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十月》……阅读着期刊上的一部又一部作品,眼前一亮的同时,我也常常心潮起伏。那是我读书受益最多的一段人生。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再看到那些熟悉的作家名、作品名,我依然有久违的朋友重新相见那般的激动。
轻轻地、慢慢地,走过一个个展厅,我想,一个民族的内涵、底蕴,文学和文艺该是很重要的考量。
步出现代文学馆的大门,心里有一种不舍却也充实的感觉,我知道,我还会来,常来。(摘自《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刘永清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之时,欧洲和美国的一些人也在热烈拥抱中国文化和文学。生活于美国这一时期的庞德和宾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