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哪,吃的都是中国菜 读《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赵清江
这是一个地道中国移民家庭及其饮食生活的故事。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张有敏的家族回忆录,主要讲述父母在法国开中餐馆的由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精选的40种私房菜谱加40幅手绘插图,品类涵盖肉类、海鲜、蔬菜、面食、甜点等。
全书文字简洁,风格清新。张有敏的文笔朴素无华,因为她不是职业作家,也不是美食家,她想“通过这本书向我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表达敬意,留住这段珍贵的家庭回忆”。
张有敏自陈是两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她父母的祖籍分别是江苏省扬州市和南京市的近郊。
早年,因为家乡太穷,且逢上灾年,祖父只得背井离乡。待祖父在异乡站稳脚跟之后,祖母带着作者的父亲投奔了过去。
20世纪60年代,父亲在香港帮厨,练就了基本功。1966年,父亲抵达法国巴黎,在那里工作,几年后,把家人接去定居。然后与作者的母亲,一位年轻美丽的华裔女子成婚,在巴黎生儿育女,餐馆生意也渐渐上了轨道。母亲是一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小时家境宽裕,后来随家庭移居巴黎,所以这是两个厨师家庭的联姻。
婚后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美满和谐。书中附有的全家福还显示,第三代里,侄儿娶了法国女子并生育中法混血后代。张家算是在异国他乡打拼并获得成功的典型。尽管作者只做简述,寥寥数语,我们也能从中感知到早年华人移民的一些轨迹。
比如,作者提到“扬州三把刀”,也就是扬州三大职业——厨师、理发师、修脚师,就很符合华人早期移民的特点,靠着手艺走天下。另一个特点就是,依靠亲戚朋友乡人同门结成的人际网络。此外,早期移民建立社会关系,主要是在华人群体之间,随着代际更替,才逐渐与当地人产生密切关系和婚姻等联结。本书写作使用法语,显然作者在语言上更亲近更习惯法语,这些都是华人移民文化的一些共性。
作者不是社会学家,不是学者,当然不会去分析自己家庭的身份变迁,这些是我们从张家的故事里自然感知到的。同时,正如之前述及的写作目的,这本书是回忆录性质的。素人写作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真诚,以情动人。饥荒时的食不果腹,流徙时的不安,学徒时的艰辛,闯荡时的居无定所,以及家业有成的阖家幸福,在作者笔下都表现得很动人。落叶归根,他们在1977年之后,数次回国探亲,祖父最后的时光也选择在家乡度过。
扬州人很懂美食,就像汪曾祺先生所认为的,最好吃不过的是家常菜而不是山珍海味。狮子头、烧排骨、肉末茄子、鱼头豆腐汤……菜单里偶尔也会有麻婆豆腐之类外地菜,甚至连菜肉包、花卷也写了进来,十分贴近百姓日常生活。虽然家里是开餐馆的,作者会以骄傲的语气说“主厨油淋鸡”一直是最成功的菜品之一,不过写得更多的,还是家庭成员的互动,作者和姐姐平常爱吃哪些,生日等特别日子能吃到哪些;出场最多的,也不是身为厨师的父亲,反而是母亲。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并有创意新品,而母亲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只为家人烹饪,就像无数个和她一样在柴米油盐里找寻生活意义的家庭主妇。
扬州人带上了那把刀,走啊走,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这把刀,是他们赖以存身的技艺,也是他们永难忘怀的记忆。一桌一饭一菜一汤,最初尝过的味道,就这样世世代代延续。
新闻推荐
离开黑龙江的李三秋新职务已明确。8月17日出版的《黑龙江日报》披露,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8月16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