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网约车的请求:管好我,但别“管死”!

济南日报 2019-08-19 11:27 大字

大家好,我是网约车,2012年出生,现在已经7岁了。我可以说是借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应运而生的,完美融合了互联网+私家车的概念,打造了“网约出行”的新时代,一面市就受到了广大出行者的热捧,一度成为公共出行界的“网红”,也分出了小顺(顺风车)、小快(快车)和小专(专车)等不同的兄弟团队。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有其野蛮生长期和规范期,我也不例外。在快速发展了几年之后,交通部门开始规范管理网约车,各地纷纷出台了网约车管理细则,让我有点不适应。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来看,各地实施网约车新政后,合规的网约车数量一下子大减,甚至只有最高峰时的1%,被人戏称“百里挑一”,在很多城市造成网约车难约的情况。很多时候,尤其是高峰期,看到市民在路边长时间等待,我就感觉很难受,可我的兄弟们数量不够,确实无法及时接每一单啊。特别在阴天下雨的时候,看到市民淋着雨着急的样子,我就感觉特别内疚。

不过,要想让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下去,规范发展是关键的一步。经过近两三年的严格管理,网约车已经趋向规范,和传统出租车互通有无,形成了良性的市场互补。我也松了一口气,想在规则范围内好好发展一下。可最近一阶段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有好的,也有坏的,让我猝不及防。

其中一个消息是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8月12日-13日首次联合通信管理部门,对滴滴、美团、享道、首汽等互联网出行平台开展执法检查。据悉,执法部门仅7月已给网约车平台开出六七百万元的罚单。更重要的是,平台若拒不整改甚至面临被下架APP的风险。

此事成了网上的热点,社会各界对此议论纷纷。要知道,上海对网约车司机的要求是极严的,想取得网约车司机资格非常难。上海的三证合规要求中,以户籍作为网约车司机准入门槛的做法一直存在争议。

“上海要求网约车司机有本地户口的规定,其实是参照对出租车司机的相关规定,这些年上海的出租车也很难找到本地人了。”业内人士这样说。

根据滴滴披露的数据来看,2016年,滴滴在上海网约车司机人数为41万,其中仅有近1万人具有上海户籍,合规比例大概为2.5%。三年间,滴滴在上海的合规率上升到15%,但合规压力仍然很大。

其实,如果全按照各城市的网约车新规执行,网约车数量会下降九成多,市民再想约个车,就是非常难的事了。巨额的罚款、过于严格的规定,让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前一阶段,大庆市推出网约车电子登记备案制,不再要求网约车改为营运车辆,也不用办理相关证件,可谓是国内最宽松的规定。当然,我也不希望所有的城市都学大庆,毕竟各地的情况不同。但只要抱着管好网约车、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初衷,有些规定我还是很愿意配合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来自交通部门的: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8月8日表示,交通运输新业态近几年发展迅速,每天网约车的订单量是2000万单,为民众出行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新业态需要量身定制监管方式,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来管理。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一是交通部门对我的存在是持鼓励态度的,二是要量身定制监管方式,不能按传统方式来管理。

说实话,这一下子让我看到了网约车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曙光。毕竟,这几年各地推出相对严格的网约车管理新政,虽然规范了市场,但也造成了局部时段约车难的问题,深为社会各界所诟病。交通部门如果能根据这几年的市场实践,把各地的政策灵活调整,对网约车加强管理的同时予以适度呵护,会让这个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其实,无论是网约车,还是传统出租车,都是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的,目前各有长短,最好的方式是双方深度融合,成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共同为城市发展提供助力。

最后,我想对交通部门说,你们要出台合适的规则,管好我,让我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新式服务;但一定不要“管死我”,让我束手束脚,把一个新兴行业最好的发展时机给耽误了。 (戴升宝)

新闻推荐

妈, 我挺好的

□李晓这些年的夏天,一座松树环抱的山冈,总浮现我眼前。山冈上吹来清凉的风,为我驱走夏日暑气。我知道那座山冈,是10多年前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