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奶奶”常秀峰的画与人生
常秀峰画作《家乡的秋天》(部分)。图/常秀峰博客 常秀峰画作《石榴树》(部分)。图/常秀峰博客 常秀峰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
姓名:常秀峰
性别:女
年龄:83岁
籍贯:河南南阳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职业:农民
常秀峰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人,晚年偶然作画,受人喜爱,被称为“梵高奶奶”,作品被名人收藏。8月1日,“梵高奶奶”去世,享年83岁。
常秀峰的画作均和生活了一辈子的河南农村有关。儿子江华曾说,妈妈用笔描绘了这个消失的村庄的碎片,“她的画,是她的私人生活史”,寄托了她的乡思。
“梵高奶奶”葬礼特别,下葬那天,江华将老人的画挂出,供前来吊唁的亲友观看,“伤感而美好”。江华说,生命虽逝,但作品却延续和传承了生命。
早年艰苦
1936年,常秀峰生于河南方城县农村,自幼吃苦。1942年河南大饥荒,家里曾为让妹妹活下去而把她卖掉,家里人也曾让孩子去地主家要饭后,把破衣服翻过来穿,假装另一个人再去要一次。
生活虽苦,但常秀峰生的六个孩子(最小的孩子由母亲妹妹抚养),没有一个夭折,而且坚决供孩子上学:“我一辈子不识字,吃了不少苦头。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为此,她还曾遭村里人排斥。她靠着养牛卖钱供孩子读书,孩子懂事争气,两个考上大学,三个高中毕业。
年轻人离开了农村,留下两位老人独居。上世纪90年代常秀峰得过脑血栓,2001年丈夫去世后,她“老得很快”,生活失去极大的动力,这让儿子心有不宁。但在家里,她几乎没有闲下来,经营着家里的果园,然后卖掉果实,一分一分地攒着,她要把钱留给孙辈。
2003年,在江华极力劝说下,常秀峰离开村子,第一次来到城市,到广州生活。老人习惯了苦日子,在广州生病也不舍得看病。以前冬天咳嗽得气都喘不过来,都是这样挺过来。她不愿意吃中药,觉得苦,江华黑着脸劝:“苦?你过的日子有这个苦?”
与画结缘
在广州,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照顾小孙女。因为要告诉小孙女山楂树长什么样,她拿起了小孙女的蜡笔。从此,与画结缘。
常秀峰画画的方法是“长得啥样,就画啥样”。笔法毫不讲究、什么材料都敢用,蜡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一画就画一周甚至数月。
画中多是对住了一辈子的农村的回忆,包括村里的风景、村民的起居劳作。她画家里的老屋、画秋天麦田的收割、画自己以前带知青学插秧,画法拙朴。
她的笔触浓烈,很少出现黑色笔触。秋天的树叶黄澄澄、树上的花红彤彤、叶子绿油油,南瓜是饱满的黄色,草莓是鲜艳的红色……
2006年,江华将画传到博客上,迅速红遍网络,常秀峰被称“梵高奶奶”。多家媒体相继进行报道,还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并义卖,她的作品被马英九、世界著名摄影师斯鲁本等人收藏。
画家陈丹青曾评,画中有“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斯鲁本说“‘梵高奶奶’和我一样,不是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是用心。”画展展出时有人评价,“看到的是孤独、乡愁”。
那些出生于乡村、在钢筋水泥铸造的高楼之间穿梭打拼的异乡人,都能从“梵高奶奶”的画作中生出共鸣。
江华在博客里称,那些山水、花草、小动物都是母亲一生中见过并且时刻相伴的山区朋友。她画了家里的老屋,东倒西歪的,旁边的老树伸展着无数的枝桠,却没有叶子,这是媒体报道上提到的、为人印象深刻的一幅,有人分析,画出了梵高的风格。
她画了向日葵,金灿灿的一支支竖在田地里,天蓝叶绿和泥地,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喜欢自己画的向日葵,它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梵高的向日葵,花脑袋耷拉着,梵高生活一定很苦。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天曾用“偶合”来解释梵高和常秀峰画作的相似,“这完全是自然贴近的偶合,他们都是对着自然对象画下来的。”两个人使用的绘画材料接近是造成类似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所谓梵高式的短旋笔,谭天认为是因为蜡笔的材质使常妈妈自然形成的手势。“这与梵高用油画笔有意识地控制是有区别的”。
思乡归乡
出名后常秀峰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仍围着家人打转。她的日程精确如原子钟,早晨5点30分左右悄悄起床,在窗口看看外面的树和天气,以及下面的行人。后开始洗衣服、擦地板、做饭,等家里其他人起床。她想念村里,在广州市中心的住所阳台上种上蒜苗、豆角和番茄。
空闲时,常秀峰都在桌旁作画。因为得过偏瘫,画一会手就会不由自主地抖动,画画时,老人完全沉浸其中,“有时候叫她是听不见的,总是聚精会神。”
“她坐在阳台上连外面都不看,在盘子里的蜡笔头寻找颜色,把1000多公里家乡山沟里某棵树的样子搬过来。”江华看着老人作画的身影,总想,她今天保不准,心绪又回家了。
江华在博客里称,在母亲的手里,可能画的就是哪条田埂上的。她甚至对人说:这个树,是村子哪个地方的树,旁边有什么等。但凡有人来问,她很爱为人解释,画里画的是家乡哪里。
2009年《梵高奶奶的世界》画册出版,画册里都是关于家乡的画,拿到书时,常秀峰说眼睛有点酸。
2012年,年近80的常秀峰坚持要回家,江华和其他兄弟姐妹商量,迁就着老人,让老人在南阳的子女家住。
2015年之前,央视纪录片频道跟拍了一年的常秀峰乡村生活。纪录片里,常秀峰思乡心切,想回去,“房子水泥瓦裂个缝,漏水了就找个人补补”。丈夫忌日那天回去了,她拉着村里人瘪着嘴,心里太想念了,“儿女们再孝顺,我心里总是想着这个家。人老了,七八十的人,这树老叶子还落根呢,何况人呢是不是”。
安详离开
晚年常秀峰患上眼疾,医生检查完后,叮嘱以后画画“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但画搁那儿,“心里特想着它”。2015年纪录片拍完后,常秀峰就患脑血管疾病了,但在病床缠斗期间,清醒能坐起来时,她仍要拿笔练手。
进入2019年,老人的状态变差,7月底基本是弥留昏迷状态,经医生诊治评估,子女们把常秀峰送回了家。村里人拾掇院子,将一米多高的荒草拔掉,接水管进院子,迎接老人回去。8月1日凌晨,老人去世。
生命消失的过程很“神奇”,江华描述,突然就没有了,因为母亲处于昏迷状态,应该是比较安详、没有痛苦的,“就像生命的油灯,风轻轻把它吹灭了”。对家人来说,这是难以割舍且伤感,但对于长期与疾病纠缠的老人,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常秀峰去世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江华称,这大概来自于一种共鸣,共鸣来自于纯粹的情感表达的稀缺。这种纯粹,得到周围的呵护,是不分阶层的传递。还有一个点评称,这种纯粹,就好比,孩子们“看山是山”,老人“看山还是山”,我们这些中间的人呢?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看山不是山”。
家人为常秀峰举办了一场区别于传统的葬礼,现场挂出老人生前画作。前来吊唁的亲友,看着老人绘出来的大自然还安然在眼前,“伤感又美好”。
江华说,老人留下一笔抹不掉的财富,这不只是子女的遗产。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有这样一个老妈。看到她的作品,再将自己的惊喜传递给周边人。生命离去了,但作品没有离去。
新京报记者周世玲实习生陈丽金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孙现富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说,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合理适度,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