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从“人工”到“人工智能” 一个达城家庭的家电进化史

达州日报 2019-08-15 09:19 大字

连日高温,宣泄着夏日难耐的燥热。然而,在市中心医院门诊部老家属院的何代英老人家中,却是一方清凉天地:墙上的空调呼呼地往外输送凉风,客厅大屏彩电播放着热播影视剧,何奶奶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现在什么都有,比起以前,变化太大了!”何奶奶高兴地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家电的更新迭代展现着达城居民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从几十年前没有家电可言,到如今空调、彩电、冰箱一应俱全,就连智能家居也逐渐走进普通人的家中。家电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成为了每个家庭中最常见的必需品。

饭菜保鲜靠冷水

何奶奶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心中没有“家电”这个词的概念,家里都是空荡荡的。

“那个年代,一张桌子几把板凳,照明靠煤油灯,歇凉靠蒲扇,保鲜就更别提了,饭菜不能过夜,天气一大就会馊。”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条件,何奶奶不停地摇头。

达城的夏日十分炎热。何奶奶说,以前,每到夏日夕阳落下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扎进州河里泡澡,一群人在水中畅快地嬉戏。入夜后,左邻右舍就会将竹竿做的“凉巴棍”搬到院坝里,吹着自然风,摆龙门阵纳凉。但夜深湿气太大,很容易着凉,家里有小孩的,只能在屋里靠着手中一把不停摇摆的大蒲扇才能入眠。

不仅如此,夏日的炎热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饭菜难以保鲜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防止饭菜馊掉,我们只能用土方法,把没吃完的饭菜放进装有冷水的盆里泡着,才能勉强保鲜。”何奶奶说。

一台彩电引“轰动”

令何奶奶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年过去,家里的生活条件竟然大变了样,收录机、“三峡”牌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逐渐被搬进了家里。

1981年,何奶奶家里买了一台14吋的彩电,这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当时,家电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需要凭票购买。”何奶奶说,她的老伴张大爷是一个思想十分超前的人,为了追求时髦,张大爷托了不少关系“斥巨资”从杭州购买了一台14吋的彩电。“院子里所有的小孩一放学全都跑到我们家看电视,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我老伴儿别提有多得意了。”何奶奶感叹着说。

慢慢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玩意儿”。邓丽君的歌开始出现在收录机里;单缸、双缸洗衣机解放了妇女的双手,州河边拿着大棒洗衣、费劲拧干衣物的身影慢慢消失;“三峡”牌电风扇吹来的凉风,让夏日里孩子们进入了舒适甜蜜的梦乡;“松下”牌冰箱让人们不再为食物保鲜而困扰。各式各样家电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家电的普及让我们解放了双手,生活也变得有趣而轻松。”何奶奶认真想了想,用“方便、舒适”来形容家电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家电实现智能化

转眼间,新中国已成立70周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趋势逐渐流行,家庭中的很多传统家电也都有了新的变化。

何奶奶享受着二十一世纪这个新时代所带来的一切高新产物。变频空调、可上网的智能电视、全自动滚筒洗衣机……以前陈旧的家电通通更新换代,变得高大上,充满着现代感。

“以前年轻的时候穷,也没有这些好东西。现在年纪大了,赶上了好时代,趁着还能动能享受下就享受下。”对于花钱置办新家电,何奶奶和老伴有着难得的好心态。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娄山关,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报记者张珊珊周小苑吴姗《人民日报》(2019年7月12日04版)“看!我哥哥肖开模就是从那里带着一支红军队伍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