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从跟跑到并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天堑变通途,引得凤凰来
70年来,伴随立体交通网的逐渐成形,贵州从“县县通”到“组组通”,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时代”,从一个机场到全省9市州都有机场,从激流险滩到“黄金水道”,人们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2018年,贵州省公路里程达19.69万公里,是1949年的101倍;铁路通车里程3560公里,是1957年的24倍。如今,贵州交通实现量变到质变,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
从“县县通”到“组组通”
山,可以说是贵州的一个鲜明符号。贵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群山抗争、与闭塞抗争的历史。
1949年,贵州省公路通车里程仅有1950公里。而到2018年,已经有19.69万公里,高速路网综合密度居全国第一位。
2001年,贵州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至麻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后,清镇至黄果树、崇溪河至遵义等高速、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全线贯通。
2015年,贵州成为西部地区第1个、全国为数不多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2018年底,该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53公里,在建2082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8个,通车里程上升至全国第7位,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上升至全国第1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省仅有沿国省道公路的农村连接公路,到1978年前后,全省农村公路的通达率也很低,即使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也不高,抗灾能力非常弱,晴通雨阻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群众运输出行特别困难。
而到了2017年,全省已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2017年8月,贵州启动了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已于今年5月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惠及近4万个自然村寨、1167万农村人口。
大交通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
贵州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90%以上,东南部、南部空间贫困陷阱区域集聚分布,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差异最大的省份之一。
同时,贵州省也是在全国最早提出“旅游扶贫”概念的省份,旅游扶贫经验极其丰富。
如今,贵州良好的交通条件激活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助力脱贫致富,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后发赶超。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通车。这之后的1个月内,黄果树景区接待游客51991人,同比增长154%,其中持高铁票游客占42.3%。
“贵州正在书写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精彩故事。”贵州省文旅厅副厅长黄昌祥对记者表示,近年来,贵州将交通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战略来抓,修建高铁,建设旅游公路,让制约贵州发展的交通症结得以解决。
今年7月12日,贵州首条景区高铁直达列车正式启动,它将贵州的热门景点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铜仁梵净山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用高铁“大交通”配套公路“小交通”,形成城市到车站、车站到景区、景区到宾馆、宾馆到城市间的无缝衔接,加快了贵州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交通“红娘”为人才入黔搭线
“小时候,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2016年我大学毕业,一直想走出这大山,去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但这几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我毕业时贵州的旅游正处在发展期,所以就决定留在家乡工作。现在好多年轻人回家时看到家乡的变化,也开始选择回到家乡来工作生活。” 黄娟是贵州铜仁市一家旅行社的导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如是说。
“连峰际天、飞鸟不通”,回首过去,“黔道难”是贵州落后的重要根源,也是贵州难以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受限于交通闭塞,人流及物流不够顺畅,使贵州经济发展总是比其他省市慢一拍。这其中有资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原因。
“就拿高端人才引进来说,没有机场又没有高速铁路,很多外地的高端人才不愿来。”贵阳市一家大数据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在2014年之前,即使企业给出的条件很优厚,但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是不够。
贵广高铁结束了贵州没有高铁的历史,随后开通的沪昆高铁贵州段,则打通了贵州省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通道,让贵州真正意义上融入全国高铁网,为更多人才汇集贵州创造条件。
按照国家和贵州省相关铁路建设规划,2015年到2020年,贵州将每年建成一条高速铁路,贵州不仅将完成高铁线路连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目标,也逐渐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高铁线路的逐步贯通,犹如“红娘”一般,为更多人才在贵州就业发展牵线搭桥。
如今,贵州这一劳务输出大省,开始出现大批量的“回潮”。环境的改变,开辟了贵州揽才的新格局,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新闻推荐
——我国住房保障成就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