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习惯和情感 他们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老人
【编者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离不开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凡却不平庸,兢兢业业地书写着历史。
4月8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
每天两次,86岁老人徐圣操在跑步机上缓缓地跑12分钟,自从入住上海中福会养老院后,这个习惯没有中断过。
养老院护理团队和医护人员,给他制定了简单的锻炼建议。跑完之后,他在按摩机上放松20分钟。身体若有不适,随时可以按警铃。徐圣操和爱人一同住在这家养老院,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称这里周全细心的护理员让他们感到安心。
中福会养老院护理员帮老人做理疗。 本文图均由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提供中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上海中福会老养老院2008年成立以来,获得过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多个荣誉称号,培养了一支被老年人称作“最美护理员”的团队。
按照上海民政部门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上海养老护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持证率要达到30%。目前上海中福会养老院52人的护理团队,初、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已达94%。
中福会养老院为一位老人组织生日派对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不同,更多关注的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照顾吃喝拉撒睡虽然司空见惯,可是其中讲究的门道一点也不少。
高级护理员徐春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个老人有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比如睡觉时有人习惯裹脚,有人怕被子盖住鼻子。光是铺床,这里每个护理员已掌握了超过5种方法,如直筒式、宾馆式、一层叠一层等等。
洗澡时一般老人用两三块毛巾,但也有老人要求更细致,需要7块毛巾。徐春香便为这个老人准备了7种不同颜色的毛巾,这样他用起来更方便,避免弄错。
“都说老人家是“老小孩”,对一些小事他们会很较真和坚持,所以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多观察、多总结。”她说,养老护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
护理员帮老人喂食
目前,中福会养老院住养老人共有273人,平均年龄高达87岁。老人尿失禁是常有的事,照护时如何顾及老人“颜面”则考验护理员的水平。
徐春香说,她们对许多老人的生活规律非常熟悉,有的老人经常出现尿失禁,不能单单用尿布解决,“我们根据多年来掌握老人的排泄规律,及时引导,让他们自然排泄,他们心理才更舒服。”
有段时间,养老院一位奶奶的老伴去世了。她伤心过度,失智症状随之加重,变得不会自己穿衣服,吃流食都容易吐出来。“80后”护理员朱芬华于是长时间陪在老奶奶身边,和她交流,每天鼓励她用牙齿嚼物,渐渐地,老奶奶吃饭从米汤变回了米糊、米饭,身体状况也转好。
有一些护理员特别善于钻研,在常见照护情景中总结照护方法。
在养老院,一些老人长期坐轮椅,下肢渐渐萎缩,有时坐在轮椅上会慢慢往下滑。在这种情况照护老人时,如果护理员一味用力往上拉,不仅让老人痛苦,也容易对护理员造成腰肌损害。
经过长期观察,护理员罗平林想出了一种“拉裤法”。一旦发现老人身体往下滑,她就紧贴老人,抓着他们的裤子稍微往后提一下,轻松地调整了老人坐姿。
后来在学习会上,中福会养老院的护理员们在一本日本养老护理书上,看到了与“拉裤法”十分相似的护理方法,大家都兴奋不已。
护理员帮老人活动身体
“我在这里住了6年,有幸福感、安全感。”老人王钟麟说,养老院紧挨着青浦向阳河,环境优美,他喜欢在院里散步。通过绿色通道,5分钟就能走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看病非常方便。“这里的护理员还给老人洗脚,自己孩子都做不到的事,让我非常感动。”
实际上,这样一支“最美”护理团队,大部分人却并不是科班出身。中福会养老院副院长徐蕴告诉记者,护理员大部分来自青浦区农村,年龄大多在40至50岁之间,做事情非常耐心细致。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养老院给护理员提供了许多培训平台。现在,52人的护理团队中一半以上是中高级护理员,三分之一的护理员还参加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大专班”学习,渐渐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老人”——这句话写在上海中福会养老院门厅墙上,是全院秉持的价值理念。护理员朱芬华用自己的理解告诉记者:“我们是一批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力所能及地照顾好老人,老人健健康康最开心。
新闻推荐
在沧州市献县十五级村鲜花种植家庭农场内,脱贫妇女在采收非洲菊。视觉中国 资料中新网8月12日消息,国家统计局12日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