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观展礼仪与解放“天性” ■ 刘效仁

安徽日报 2019-08-09 06:30 大字

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留言如下:“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给吃东西,又不给孩子跑啊!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不行吗?!”对此,广东博物馆晒出留言本截图,同时回应称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提醒大家: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

“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这话问得真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情奔跑,高兴时开怀大笑,痛苦时则嚎啕大哭,这就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令人遗憾,这种宝贵的天性正被撕拉得七零八落。在家庭面前,这也不准,那也不许;到了幼儿园,“大家都做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进了校园,课堂不许交头接耳,连体育课也变成了室内教学——怕在校园里跑啊跳啊,跌倒了摔伤了。为了安全起见,好给家长交代,于是拘着管着,天性却渐渐流逝,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大气不敢出,在老师面前畏畏缩缩,或少小年纪,便老气横秋,从小就失去了少年的童真和朝气,自然也失去了快乐和幸福。这显然不是青少年教育应有的初衷,也不应是青少年成长当有的健康生态。为此呼吁“解放孩子的天性”,其精神委实可贵。

只可惜,这种质疑和吁请显然发错了地方,因为博物馆不是草原,不是足球场,也不是家庭温馨的小天地,而是公共场所,一所需要认真观察、安静学习和精心保护的“博物课堂”,必然有其基本的礼仪秩序,有需要遵守的规则。事实上,博物馆的规矩,都是有的放矢,具有合理性。“不要带食物进入博物馆内”,怕“引起虫蚁滋扰,破坏展品”;“不要触碰展示的文物,比如油画和各类展品”,因为“手指上的油脂会损坏这些文物”;“拍照或摄影时禁止使用闪光灯”,而“强烈的灯光会损害到纸张和纺织品等敏感的材料”;任意跑跳和横冲直撞,则可能损坏展品,或致人身伤害。是故,在博物馆就需把规则纪律放在第一位,只有人人都遵守规范,自我约束,秩序井然,才能确保每一个观展人的自由和愉悦。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们自然不能例外,置身其间时则理当先约束自己的天性。孩子们缺乏自控能力,家长应注重引导而非指责博物馆方面,毕竟解放“天性”不是万能理由,什么都可以为此让步。

新闻推荐

黄山“融杭接沪”势头劲

(上接1版)“共护一江清水,不仅让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也推动了上下游共建共享生态文明。”黄山市委主要负责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