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

四川政协报 2019-08-06 09:29 大字

■杜阳林

初读苏轼的这阕《浣溪沙》,是我上大学期间。那时日子过得繁忙充实,一边为了解决生计到处打工,一边还苦苦学习书本知识免得考试“挂科”。背这首《浣溪沙》,出发点是为应付期末考试,苏轼的词写得美,读来倒是朗朗上口,极富语言魅力: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阕词,苏轼附上了“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很有点日记的味道。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刘倩叔共游南山,朋友端上了蓼菜、蒿笋等鲜蔬相待,苏轼吃得很开心,不忘慨叹总结: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初,我是不太能理解“清欢”二字的。对于一个寒门学子,读四年大学发愁学费、生活费的人来说,少年的我恐怕觉得“肉味”更美于“蔬菜味”吧?不管懂不懂“清欢”,将这阕词牢牢记在心里,一记便是多年。

有时觉得人的心,就像中药铺的小抽屉,你都不知道拉开这一个那一个,到底装的是什么?而多年之后的某一天,我拉开的,刚好是那阕以为早已遗失在岁月深处的词。

那天原本和朋友约好谈事,到达相约之处,朋友临时有事爽约,我竟一下子多出了半日闲暇。服务员替我点了一杯碧潭飘雪,茶叶盛在剔透的玻璃杯中,像是茉莉的灵魂骤然复活,与绿茶正在水中作一番缠绵耳语。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个如同蝴蝶般翩然而至的下午,我找到了“静的乐趣”。平时我仿佛一直在和人生赛跑,急匆匆一头扎进传媒业,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的黄金时期,仿佛每个人都活得很带劲,忙碌与奔劳,改革和创新,成为那个时代的背景音乐。我自然“当仁不让”,非但不愿落后于时代,还想竭尽全力,当那个“领跑”的人。十几年后,我干脆自己投身于商海巨潮,这就更忙了,常常忙得不知饥寒温饱。那天和朋友约在郊外品茶,我想的也是和他谈一个商业合作计划,醉翁之意不在“茶”。

可我竟然被这茶与花之轻舞迷住,舍不得就此离开。能想出碧潭飘雪这名字的人,该长着怎样玲珑的水晶心?茶杯中,水清如碧玉,茉莉白若雪,慢悠悠地在热水中沉沉落落,有的扎进了杯底绿茶之中,有的骄傲地浮在水面,真如天地之间的一场雪景,纷纷扬扬而来,看似汹汹,却是无边静寂。

就在我痴痴望着这杯“碧潭飘雪”时,东坡居士吟哦过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奇妙地让我回想了起来。人到中年,我竟忽然悟到了这句词有多妙。我曾上下求索,不计辛苦,渴望着能掀起命运的波澜,到了这一刻,才忽然明白,人生最美的风景,其实是内心的淡定与安适。

“清欢”,这欢愉是清淡的,不似“狂欢”那样强烈、张扬。少年意气,非要鲜衣怒马,恣意纵情,那种浓烈和尽兴,近似于“狂欢”。所以,少年容易斗志勃发,也容易在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犹如两极,非黑即白。“清欢”的况味,更符合中年心境,淡然去感受世间之美,哪怕一味野菜、一缕清风,淡淡地美着,你发现了,很好,你错失了,也没关系。

我将视线从“碧潭飘雪”上移开,四下望了一望,仿佛这是千年前苏轼看过的山水,喝过的清茶,一种“清欢”的心境,在这一刻,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界壁,连通了古人与今人。我被这美所折服,感到深深的沉醉,恰好一阵风来,几点洁白梨花,从墙头高高的枝上坠下,刚好飘来一点,跌进我的杯子里。

真是神来之笔啊!

起身离开时,人家已亮起灯盏。那灯,也是极富特色,做成了大红灯笼,恍然是一盏一盏次第点亮,简直让人不知道今夕何夕,是经由幽微的时光隧道,回到诗词飘香的大宋了吗?

少年不识“清欢”滋味,读懂它时,我已饱经岁月淬炼。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我总要给自己留小小一点“白”,哪怕就几个钟头的时间,静静地体悟那“清欢”之美。让忙碌的筋骨松下来,让蹙紧的眉头展开来,在心中辟一块小小园地,修篱种菊。

新闻推荐

领导干部应善于讲话 苏自林

领导干部担负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任务,需要经常讲话。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却不太善于讲话。有的领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