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从风生水起谈起

芜湖日报 2019-08-05 01:06 大字

风生水起,本意是指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发展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但有些人在用这个词的时候,还是有点迟疑。原因无它,就是这个词虽然耳熟能详,却用得不多。

不仅用得不多,而且还缺乏真切的体验。游山玩水,很多人都喜欢。但真正说得上“玩水”的多吗?只有自己知道。看见好水,多半是拿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了事。至于水的万千情状,水的质感,是很少仔细欣赏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身处水乡,往往对水却很陌生,更不要说用心接受水的启示了。

人类逐水而居,所有的古文明都是大河文明,现代文明是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结合体。可以说,没有对水的仔细观察和彻悟,就不可能懂得文明的真谛。像唐代,经常站在水边的诗人,就不计其数。“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这是杜甫在《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中捕捉到的风。“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这是中唐诗人王建在《江馆》留下水的影子。都是风生水起的情景,无论是波澜不惊,还是微波荡漾,都透着那么一种喜悦,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并不是一味好静,而是经常追求一种特有的动感文化。

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伟大事业要做得风生水起,就要善于观风察势,然后推波助澜,最后才能波澜壮阔。哪怕改革进入深水区,也必须再风生水起;扶贫进入攻坚战,更要水起风生,这些都需要有一种强烈的担当精神。

或许有人要问,风生水起是一种自然现象,何以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要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昨天,应该没有什么风,我特意跑到江边看了一下,如果不是来往的大船劈波斩浪,水面的动静是不会太大的。这也就是静水流深、流水无波吧。

再说,苏东坡是故意用水波不兴来掩饰他内心的不平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无端被贬谪黄州,在此境遇下,他也只有选择达观,一种消极的积极。

现在,需要的是风生水起逐浪高。

好在这一点既是呐喊,又是共识:世界科技革命风生水起,大潮涌动,中国科技当勇立潮头。

既然唯有向水而生,何不乘势风生水起呢?!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有一些字、词、句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表达的意思已经与最初的含义不完全一致,甚至是相左的,就像“衣冠禽兽”。还有一些词语,则长期被世人误解误用,很有必要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貌。基于此,本版特开设“字斟句酌”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注明“字斟句酌”栏目,投稿信箱:whrbzfkb@163.com。

朱卫国

新闻推荐

庐阳区组织“社区管家”进修培训

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社区(村)书记、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7月20日至26日,庐阳区依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