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国花评选,国人缘何钟爱牡丹?

济南时报 2019-08-02 17:39 大字

近几天,在一场热闹的国花评选投票中,牡丹以近八成的得票一枝独秀。事实上,在国花的评选上,牡丹、梅花之争由来已久,而在更长的历史时期内,牡丹和国花的渊源更深厚一些。自古以来,不管是文人还是百姓都有钟爱牡丹的情结,和平年代牡丹更因其富贵平安、祥和美好的精神内涵尤为人们所推崇。

国花投票牡丹独占鳌头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牡丹。事实上,官方从未“官宣”过我国的国花,所以近期中国花卉协会发布了《投票:我心中的国花》,面向公众开放网络投票渠道,选出民众心目中的国花。

据花卉协会发布的通知介绍,哪种花成为国花需要符合几个基本条件:一是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投票结果显示,同意牡丹为国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占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为国花的占12.30%;第三名,同意兰花为国花的占2.48%;第四名,同意荷花为国花的占1.89%。而同意菊花、月季、茶花、桂花、杜鹃、水仙等为国花的选项,投票赞成的比例均不到1%。花卉协会表示,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把意见收集起来供上级参考,国花最终由国家相关部门决定。

牡丹在国花投票中独占鳌头,花卉协会继而发布了《征求牡丹为我国国花意见的通知》。国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目前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有自己的国花。不同国家的国花各有各的民族特色,但相同的一点是,被选中的花卉都和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性格、气质有着类似之处,都寄寓着民众对国家美好的期待和祝愿。中国国花最终“花落谁家”,还需要等待“官宣”。

国花之争由来已久

虽然牡丹成为国花的呼声最高,不过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从投票结果来看,国花评选中牡丹的有力竞争者是梅花。梅花之所以有资格和牡丹抗衡,是因为自古以来特别是在战争年代,不畏严冬、品格高洁的梅花,因凌寒开放而衍生出勇敢、坚贞、反抗等精神特质,特别受古代隐士和近现代革命志士的推崇。牡丹与梅花之争,其实是两种精神气魄之间的较量,牡丹象征着对繁荣富强的追求,梅花象征着在历史考验中的坚守。

在“国花”桂冠的折取上,牡丹和梅花曾经各有胜负。明清时期,北京地区有些牡丹景点以“国花”命名,民国初年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牡丹的国花之称出于帝制时代、意在富贵荣华等多感不满,而主张选用富含精神品格象征意义的菊、梅等。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教育等部门拟议梅花为国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为各种徽饰,客观上承认了梅花的国花地位,社会各界更是热情响应,造成梅花为国花的既定事实。

近30年来,牡丹、梅花的国花之争也从未停止过。一方面,自战争年代延续下来的梅花已成为国魂的化身,更受到文人志士的特别喜爱;另一方面,作为千载以来人们心中富贵平安的不二象征,牡丹的民间地位无人可撼,俨然也是国花的最佳候补。上世纪80、90年代,官方都曾组织过声势浩大的国花评选,在不同的场合和维度中,牡丹和梅花各有胜负。后来虽也有“一国两花”“一国四花”等调和性方案,但最终尚未统一,国花之位空缺至今。

清代曾经官宣牡丹为国花

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角度看,“国花”不是古汉语中既有的词汇,现有史料中最先使用这个词的是明朝诗人李梦阳,所指的对象恰恰就是牡丹。

李梦阳有首七言律诗《牡丹盛开群友来看》,其中“碧草春风筵席罢,何人道有国花存”两句,虽然是在感慨开封故园牡丹的荒凉冷落,但确已将“国花”二字代指牡丹,这也是迄今可考的“国花”一词与牡丹的最早关联。不过,那时“国花”一称并非牡丹专属,稍晚于李梦阳的嘉靖朝权臣高拱,就用“玉苑移仙萼,群英让国花”来形容家中的芍药。后来,“国花”这一称谓继续往牡丹倾斜,万历年间北京西直门外极乐寺修建了一处“国花堂”,堂中种植的正是牡丹花。到了晚明,著名诗人王次回在赠友诗中直言“国花第一数姚黄,更共明珠字夜光”,姚黄正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

清代诗文中出现“国花”一词时,基本上专指牡丹。极乐寺国花堂成为京中游览胜地,姹紫嫣红开遍,往来题咏不绝。乾隆时的郑亲王乌尔恭阿有诗“城西国花旧有堂,牡丹盛开红千萼”,书法家成亲王永瑆更亲自为国花堂题匾。清人对于“国花牡丹”的吟咏侧重,由原本的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渐演为花开盛世、国泰民安。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册封牡丹为大清国花,这是中华历史上首次正式钦点国花。慈禧太后钟爱牡丹,她画过的一幅《牡丹图》,画面有三朵牡丹,钤有“慈禧皇太后之宝”大印。册封牡丹为大清国花后,慈禧还命人在颐和园佛香阁前修“国花台”,广植牡丹珍品,以彰泱泱气象。

国人为何钟爱牡丹

自古以来,不止文人雅士,平民百姓也十分喜爱牡丹。唐朝时,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人们对牡丹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如此描写人们争相购买牡丹花的情景。皮日休在《牡丹》一诗中给予牡丹“花王”的称号:“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更是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

至宋代,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和邵雍的著名诗句“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反映出宋代喜爱牡丹之风已深入人心。宋代还出现了一批记载牡丹栽培情况的书籍,包括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和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等,都记录了牡丹发展历史。“花王”指代牡丹被列入当时的市井行话,说明在宋代,牡丹的“花王”称号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近代和当代,牡丹亦是深得国人喜爱。牡丹印迹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牡丹的名称或图案广泛应用在人名、地名、物名及布帛、器皿之上。邮票和人民币等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也多次使用牡丹花图案。与牡丹相关的音乐、戏剧、绘画、雕刻和雕塑也数不胜数,如传说《吕洞宾三戏白牡丹》、戏剧《牡丹亭》、歌曲《牡丹之歌》都广为流传。

如果说梅花代表了中国人民在特殊年代不屈不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民族精神的话,那么牡丹则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盛世、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正是因为牡丹的这种精神内涵,才能千百年来始终得到国人的钟爱。 (新时报记者徐敏)

新闻推荐

看哭!志愿者为消防队演出 台下却空无一人

近日,在浙江慈溪,有社会志愿者在消防大队准备了一台慰问演出。但没想到,随着演出的进行,台下给消防员准备的座位,却是越来越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