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烧烤模式”来袭 高温津贴在哪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8-02 17:40 大字

全国多地已进入“烧烤模式”,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行业和企业发放高温津贴仍不到位,有劳动者反映“听说过、没拿过”,有的地方标准多年未变。各地人社部门连续多年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但仍有少数行业和单位落实不到位,一些劳动者反映没拿过高温津贴。

某建筑工地项目施工方一位白姓工作人员解释,去年高温期间发放了藿香正气水等物品,今年还没有采购。 “我们公司的员工是享受高温津贴的,但建筑工人不是和公司签的劳动合同,高温津贴应由包工头发放。”

徐州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主任科员孙柱说,在检查中发现,民企对高温津贴落实相对不够,此外,建筑、物业等临时岗位较多的行业也是高温津贴少发、漏发的“重灾区”。除了日常检查发现和受理员工举报,人社部门对用人单位落实高温津贴的约束力也有限。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为减少高温津贴的发放,手段花样繁多:有的把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或者把本该平时发放的奖金,一部分计为高温津贴;有的通过发放防暑降温物品替代高温津贴,用西瓜、绿豆汤打发了事。

针对上述现象,山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日前明确表示,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同于拖欠工资。用人单位给高温下劳动者提供足够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是应尽义务,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记者发现,自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2012年印发以来,至少24个省区市调整过高温津贴标准。但有的地方高温津贴标准“原地踏步”多年,有的超过10年未变。

南京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案审科科长金浩介绍,近年来,涉及高温津贴的劳动举报投诉主要的争议点,包括每月的高温天数有多少、是否达到发放条件等。而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较为复杂,也给了一些企业空子可钻。

专家指出,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等因素,夏季高温津贴应做到逐年调整,同时兼顾企业的承受能力。同时,应简化高温津贴发放标准,让劳动执法部门和仲裁部门有法可依。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施密特的国安759天:中超太需要他的偏执 但老板等不了

2019年7月30日晚间,一条消息突然在京城球迷中蔓延——多位体育记者报道,施密特已然下课。2019年7月31日傍晚,前里昂主帅热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