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提高净水意识,开启健康生活

半岛都市报 2019-08-02 04:18 大字

文/半岛记者陈源实习生石天润齐琦王镭澎图/本报资料图片

近年来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困扰,“喝一杯健康的水”应该成为大家的普遍需求。

而这种净水意识的觉醒,也并非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从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净水方式。

中国古代是怎么净水的?

茶水净水器:关于中国古代净水器具,有许多明确详尽的记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有专门用于净化煮茶用水的器具——漉水囊。它主要是用生铜铸造,有些隐居山林的人也用竹篾木制作,但木竹质地软,不适合带着远路出行。还有人用绿色油布制作袋子来存装漉水囊。“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准确地记录了这种净化滤水器的造型、规格和尺寸。

明矾净水: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刻印的科技类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外国人对中国这项水质净化技术也有生动的记述。一位叫纳瓦雷特的西班牙教士,在1745年左右出版的《中国帝国游记》一书中明确记录,当时,他在中国目睹了一项神奇的发明——黄河沿岸百姓大都掌握了用明矾使黄河水变清的技术。他还感慨道:“这是自然的秘密,为当时西方所不知。”

水质净化工程:有关古代水质净化工程在各地都能找到现存的遗迹,有的至今还在使用。人们在浙江永嘉县溪口乡一座村子中,发现一组5个依次排开的水池。经浙江省考古所和当地专家鉴定认定,这组水池为明代晚期户主家曾使用过的净水池。这套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水源是用户用陶制水管铺成的输水道,从700多米外的山脚引来的。这组水池5个池子之间的水,通过溢流方式传输。5个池子逐级净化,还可以防止逆流造成水质污染。

植物净水:还有一种过滤酒水用的植物——苞茅(苞,通“包”)。古人把它束成捆状的菁茅。在祭祀时,把裹束着的菁茅放置在木盒中,用来过滤掉酒水中的渣滓,以提高纯净度。时至今日,湖北等地还保持这种苞茅缩酒的传统习俗。

净水被更多人提上了日程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在中国古代,人们尚且有净水意识,在当代,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水质看上去干净、清澈、不发黄就是适合饮用的水,但是,即使是一杯看起来清澈的水,也不一定是一杯健康的、适合人们饮用的水。由于多数城市输水管铺设年限久远,老化、破损程度参差不齐或者蓄水池长年不清洗、清洗不干净等原因,导致水中不可避免残留有各种重金属、泥沙、铁锈、细菌等有害物,而这些物质都是肉眼看不见的。

有人说,知道自来水不适合直饮,所以大家都是煮沸饮用。但实验证明,煮沸的水中仍然存有各种氯化物、砷化物、亚硝酸盐等重金属,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农药、杀虫剂残留等有害有机物等物质,许多成分还不能用煮沸来除净。其实,随着水污染问题的加剧,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家庭越来越重视水质问题,净水也被更多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们提上了日程。而目前公认的效果最直观、性价比最高的净水方式就是采用家用净水器。不少净水企业为了向市民普及净水的益处与培养大家健康饮水的意识,还在小区设立了直饮机体验中心,向市民长期免费提供净水,只要市民到体验中心,就可以免费取水。这确实可以让市民对净水器的效果和作用有更加直观的体验,从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家的净水意识。只有意识提升了,才是健康生活的开始。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新闻推荐

为寻找地外生命做功课“中国天眼”提视力

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要迈出探索地外生命的步伐了。科学家认为,宜居的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