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漫长的坚持是绿色的奇迹
林场下,老人们曾经的住所。
在龙海乡,遥远的小村子里,四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安静生活着。病痛和衰老,让他们如今已很难再到林场去看一看了。有时候,问一件事,他们会有点反应不过来。唯有说起种树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会充满神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一片林海,“陆良八老”留下的似乎还有很多。在龙海乡,花木山林场被确定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像保护我们眼睛一样保护森林”的标语在当地随处可见。不管是谁,只要靠近林场,路过的村民一定会提醒这里不能吸烟。时光荏苒,这个曾经备受先天地貌困扰的乡村,如今林地面积达11.6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达9.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
故事总有相似。新疆是我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40年间,三北防护林工程让这里的绿洲得以巩固,沙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浩瀚林海成为巨大的财富来源。年复一年,只要春天到来,有人居住的地方必然绿满家园。在河北,成百上千的塞罕坝务林人根植于140万亩土地上,两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
当我们说起这些造林故事的时候,就会看见葱郁的现在,感受到盎然的未来,但同时,每个人都正在被这种漫长的坚持所打动。这是一种跨越时间、突破限制,近乎孤勇的付出。在漫长的岁月中,每个个体的人生故事,证明着人类和自然之间所能抵达的平衡。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漠、荒山地和荒漠的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4,如今,中国是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荒漠化防治走在世界前列。
曾经播种下的种子正在向着天空伸展,越来越多新的力量正在加入。对于更多人而言,如今,植树增绿已不仅仅是每年固定时间的一场固定行动,它早就越来越深地进入普通人的日常中。前人的驻守精神,薪火相传,相信绿色的奇迹也一定会代代相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新闻推荐
8月1日上午,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天津气象新苑住宅小区还迁项目经理孙永昌郑重将住宅钥匙交到天津市中铁冠城置业有限公司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