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网红”博主的“三农”观
如果没有互联网,李海华可能就放弃种植了。
三年前,在外打工十八年的他决心回徐州老家承包土地搞种植,第一季收获时,发现自己把积蓄赔了个精光。
四十岁的李海华第一个想到的是:上网找答案。
他和活跃在网上的“付老师种植团队”等“三农”博主取得了联系,打什么药、施什么肥、什么时间除虫、什么时候除草……在他们的指导下,李海华开始专注于田间管理。
“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李海华说。
两季作物过后,产量和品质逐渐提升,他的收入上去了。现在,点开李海华的微信聊天界面,显示的是十几个同行群新消息的红点,“青菜群”里有人问斑潜蝇如何防治、“秋收群”里有人出售西红柿纸箱……
“像李海华这样扭转自己命运的农民,我们还认识很多。”博主“付老师种植团队”的成员柴现恩说,“并且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
柴现恩一度有八部手机,上万个联系人。他们于2017年开始立足于河南中牟和宁陵的种植基地,做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普及,团队粉丝量很快达到200万,阅读量超过2亿。
“玉米高产施肥技巧,省钱又增产”“10亩地节省600元 ,10 块 钱 自 制 增 产 套餐”……围绕着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他们发布了5000多条内容。
“黄瓜高产种植新方法,绝招是用‘糖’”,这是柴现恩他们团队生产出的第一篇“爆款”。“当天阅读量就有60多万,眼瞅着每刷新一次,都增长几万的阅读量。”柴现恩说。
数据显示,在某些农村普及率较高的互联网产品中,提供“三农”信息的相关账号2018年总阅读量是2017年的2倍、2016年的4倍。
去年以来,“华农兄弟”“乡野丫头”“付老师种植团队”“农技小背篓”等一批“三农”博主迅速走红。他们中,有的在记录田园生活,有的在通过直播“带货”,而有的在介绍扎实的农业技术知识。
他们是农村“网红”,却又不仅仅是“网红”。
他们的身后,是正在被互联网改变着的中国农民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开始意识到,互联网连接着更广阔的世界,精细的管理和市场信息是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更重要的生产力。
“我发布的图文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如果你的作物出了问题,那一定不是单个的问题,而是整个田间管理都需要改进。”博主“农技小背篓”的作者王银超说,“农民们的观念在发生着变化,这种文章写得越细,阅读量就越高。”因为坚持为受众提供优质内容,王银超多次获得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三农”信息奖。
差异化种植、精细化管理,通过互联网做营销、找市场,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农民经营种植的主要方式。
“以前我们总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郑州蔬菜所专家应芳卿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意识到信息的价值了。”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7月29日下午5时许,骄阳斜照,室外的温度仍在三十七八摄氏度,中心城区绿地滨江壹号在建33层的高楼上,油漆工谢长旭站在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