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母亲的军人情

老年生活报 2019-07-31 10:01 大字

上世纪60年代末,母亲把哥哥送去参军,母亲的脸上写满了荣光,能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部队,保卫祖国,是母亲一直以来的心愿和情结。母亲更珍重挂在门前的“军属光荣”的牌子,自觉约束着家人的行为。每到过年,政府发放的慰问信,母亲总是把它张贴在堂屋的正中,最显眼的位置,在这不寻常的慰问信里寄托的是一个母亲朴素意识里的光荣和对祖国的衷心与虔诚。

母亲心灵手巧,有剪纸的爱好。劳动了一天的母亲,总要在煤油灯下,用她那长满茧子的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或者剪一张毛主席像,或者剪一张从我的课本上看到的北京天安门,或者是蝴蝶、鲜花等。她把剪好的带着自己情感的剪纸小心地夹在一本毛泽东选集里,再放到老式柜子里。

1976年,母亲又把二哥送到了部队,有一次,二哥回家探家,还剩三天的假期,母亲就帮着二哥打点行囊,让二哥归队。二哥不理解,可母亲说:“你是部队的人,你要早些归队,免得部队有什么事不好处理,家里有我和你父亲,你安心服役就是了! ”简短的话里包含着母亲的通情达理、知事明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二哥所在的部队也奉命开赴云南前线,知道的邻居亲友都来安慰母亲,母亲虽然也十分牵挂二哥,但是,她懂得军人的使命,从没有唉声叹气。战争很快结束,二哥毫发无损。之后,二哥回家,母亲特意多做了菜。那天,母亲絮絮叨叨,说的最多的是那些战争中牺牲的儿女,并祈求世界和平康宁!

后来,两个哥哥转业回到了地方工作,可是,母亲对军人、军队的情节始终没有改变,村里有青年人当兵,她总是前去祝贺并勉励,祖国军队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她更感到高兴。

再后来,母亲“走”了,但她的军人情结没有带走,她用心绘制的剪纸没有带走,她的子女还延续着她的虔诚,更加支持祖国的军队建设,期盼祖国的繁荣昌盛!

新闻推荐

亿万人民的奋斗史诗 献给共和国七十年光辉历史的创造者

△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女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70年,从一穷二白起步,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程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

 
相关推荐